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澄:四时澄澄无发滓,万古涓涓无须臾
作者:奉荣梅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四时  岳麓书院  文字  理学 
描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那些才子文人的名字,总是随着他们不朽的文字而千古留名。在湖南岳麓书院,元代理学大儒吴澄的文字,七百多年来就一直在古老的庭院里流芳。
朱熹、书院与私人讲学的传统
作者:李弘祺 邓洪波 潘建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麓书院  朱熹  新儒学  白鹿洞书院  讲学  陆象山  教育制度  佛教寺院  私人  禅宗 
描述: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教育制度的开端,但是,书院却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种影响深远的教育制度。
南宋书院的蓬勃发展与书院制度的确立
作者:邓洪波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的发展  书院制度  南宋书院  岳麓书院  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  蓬勃发展  理学家  庆元党禁  陆九渊 
描述:南宋书院的蓬勃发展与书院制度的确立邓洪波书院自北宋称名天下之后,到南宋即成为中国士人趋之若鹜的文化组织,书院建设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繁荣昌盛的局面,据台湾孙彦民先生六十年代的统计,全国是期共建书院一百四十七所,而丁益吾先生1990年的统计则为三百六十五...
中国古代的书院述要
作者:朱志经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朱熹  石鼓  述要  嵩阳书院  讲会  应天府  陆九渊  岳麓书院  东林书院 
描述:我国古代的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它从中古延续到近代,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对我国古代教育和学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考察书院兴衰演变的过程,对于研究古代教育的经验,了解古代学术思想发展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于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刍议
作者:李才栋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朱熹  书院官学化  中国教育史  陆九渊  南宋书院  吕祖谦  理学家  岳麓书院  公元 
描述:者说重修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白鹿洞自此以中国教育史上最著名书院的形象树立起来,对后世学校教育,特别是书院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之始末,本文
朱熹和陆九渊的学术胸怀
作者:雨农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学术观点  学术研究  岳麓书院  学术问题  著名教育家  白鹿洞书院  学派  象山 
描述:陆九渊讲学之地。但
书院研究中的新成果
作者:刘凌  来源:文献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麓书院  新成果  书院制度  朱熹  会讲  中国教育史  世界教育史  教育制度  讲论为学  陆九渊 
描述:六年),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湖南师大杨布生的《岳麓书院山长考》和杨金鑫的《朱熹与岳麓书院》是我国书院研究中的新成果。这两部著作都注重有新的创见。如会讲是书院讲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我国学术界对会讲始于何时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南宋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年),吕祖谦在江西信州主持鹅湖之会,朱熹和陆九渊等讲论为学之道,争辩甚烈,首开会讲之先河。有的则认为书院的会讲始于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年),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推进现代文明教育
作者:俞汝勤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秀文化传统  岳麓书院  现代文明  大学生文化素质  儒家教育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理工科大学生  学术会议  陆九渊 
描述:天,岳麓山下更是海内外群贤荟萃。在岳麓书院湘水校经堂就读、并七次名列第一的高材生左宗棠,曾写下这样的诗联:“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我们今天的学术盛会,可谓“群贤汇集名山”,它将作为对岳麓书院1020周年最好的纪念,载入这所千年学府的史册。
岳麓书院山长丁善庆述评
作者:丁平一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麓书院  曾国藩  翰林院  述评  教学方法  山长  墓志铭  书院教育  道德教育  黄爵滋 
描述:院侍读学士。其任职,为国史馆总纂,庶常馆提调、文渊阁校理,奏办院事。其使事,为戊子科(1828年)贵州乡试正考官,辛卯科(1831年)广东乡试正考官,乙未科(1835年)会试同考官,其秋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学政,咸丰二年(1852年)加三品卿衔(参见曾国藩撰:《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
书院教育中的德育初探
作者:林清才  来源:上海高教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育  白鹿洞书院  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方法  “理”  道德修养方法  岳麓书院  陆九渊  德育过程  原则和方法 
描述:书院教育中的德育初探广州师范学院林清才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自生迄废,历时千余载。它的教学目的与一般学校不同,重点不在传授知识应付科举,而在培养高尚人格,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书院向来都由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主持,办得独具特色。然而,人们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