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
按年份分组
2003(1)
1965(1)
按来源分组
现代语文(1)
中国戏剧(1)
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艺术——批判孟超同志的昆剧《李慧娘》代跋
作者:卜林扉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尚情  出版社  汤显祖  社会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思想影响  人性论  昆剧  人性解放  文学评论 
描述:的思想和理论。代跋首先标榜汤显祖的“尚情论”,然后大肆宣传他的所谓“情”,他说明了自己的《李慧娘》“基本上是一抒发感情之戏”,说明了自己写这出戏是接受了汤显祖的思想影响,是从“尚情论”出发的。汤显祖为了憎恶和反对当时的封建道学,为了跟当时牢牢箝制人心的封建道学的“理”相对立,提出了反“理”而尚“情”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掙脫封建束缚、主张人性解放的朦胧的要求。
借游言志,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作者:王茂恒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山水游记  感情色彩  尚情  石钟山  人生哲理  王安石变法  情景交融  六朝时期  苏轼 
描述:如果说魏晋六朝时期的山水游记还仅仅是模山范水,那么到了尚情的唐代,便在游记中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与唐人尚情相比,宋人更尚理。正如宋诗出现过议论化的倾向一样,宋人也利用游记进行说理,从而开辟出游记创作的另一蹊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即为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