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多样性应是广西美术创作的特点
作者:邵伟尧  来源:广西文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西  美术创作  艺术风格  民族文化  审美意识 
描述:看,壮族的服饰穿着,远不如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彝族、瑶族、苗族更有特色,广西的苗族、侗族、彝族的特点也不如贵州云南的苗族、彝族更有鲜明的特点。
论陆九渊心学对《沧浪诗话》的影响
作者:丁文俊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沧浪诗话》  心学  去功利化  主体气象  审美意识 
描述:歌对心学的借鉴止于自然情性,不具备心学内含的对王道的政治诉求,因此《沧浪诗话》本质上是以审美意识为最终归依的诗论.
《牡丹亭》与“莎士比亚化”
作者:李大可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戏剧文学  性爱主题  语言  审美意识 
描述:艺术特点应具有效
晏殊词美学风格浅论
作者:张忠纲 董利伟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审美理想  美学风格  晏殊词  《珠玉词》  审美意识  主人公  艺术世界  情感形态  艺术家  艺术作品 
描述:人晏殊无疑是这一层次艺术家中的一分子。他的《珠玉词》生动而鲜明地
忽闻歌古调 偏惊物候新——汤显祖戏剧创作理论与审美意识探因
作者:龚国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审美意识  “四梦”  创作理论  《牡丹亭》  海盐腔  传奇体制  俗文化  《紫钗记》  江西 
描述:忽闻歌古调偏惊物候新———汤显祖戏剧创作理论与审美意识探因□龚国光在明代剧坛上,汤显祖像一颗璀璨明亮的星辰划破晚明社会的天空,给人以激荡、遐想、沉思与启迪,“临川四梦”的问世,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开了人们的心扉,透进阵阵清新的空气。今天,当我们再次...
古代美学概念札记
作者:胡雪冈  来源:美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概念  飞动  司空图  中国美学史  文心雕龙  审美意识  王士祯  古代美学  艺术构思  胡应麟 
描述:古代美学概念札记
雅俗结合的古典戏曲美学思潮
作者:杜卫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雅俗结合  美学思潮  音律  汤显祖  双美  曲情  审美意识  文人雅士  汤沈之争 
描述:雅俗结合的古典戏曲美学思潮
词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
作者:周学明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曲音乐  李清照  音乐形象  豪放词  王安石  北宋中叶  忧患意识  意象  审美意识  《东京梦华录》 
描述:词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周学明同和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刘熙载指出的“词,声学也”(《艺概·词曲江》),很恰当地说明了这种关系。词和音乐的关系,不能仅仅把词看作一种“乐田”,是能够歌唱的。古代的诗歌,有的也是能够被之管弦、咏之歌喉的,如《诗经》、乐府等...
适意为美 畅抒性灵——屠隆文学批评一瞥
作者:张静秋  来源: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理论  屠隆  性灵论  审美意识  明中后期  汤显祖  文化精神  性灵说  审美理想  社会心理 
描述:适意为美 畅抒性灵——屠隆文学批评一瞥
斗拱审美特征
作者:暂无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建筑形式  审美意识  审美特征  独立审美意义  审美情趣  《周礼》  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古建筑  审美特性 
描述:斗拱审美特征吕鸿铿左国保(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古建筑具有广阔深邃的美学性格,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仅从古建筑的一个组件——斗拱分析其审美特征。一斗拱艺术在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中,斗拱最为引人瞩目。远在汉代就曾有“层栉以岌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