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
报纸(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3(3)
2012(1)
2010(2)
2005(5)
1996(1)
1988(1)
1985(1)
1984(1)
1981(1)
按来源分组
核地知与行(3)
社会科学杂志(1)
河北学刊(1)
贵州文史丛刊(1)
中国社会报(1)
铜川日报(1)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1)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
科教文汇(1)
小学德育(1)
德育应是水的轻歌曼舞
作者:高峰  来源:小学德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德育工作  实践活动  养成教育 
描述:中,在一点一滴中.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让良好的品德像水一样,渗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愉快教育应是基础教育的主导方向
作者:王呈伟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学理念  实践活动 
描述:善。今天人们讨论这个话题,万不能简而化之,武而断之.最后抛而弃之:不能把愉快教育界定在表面的轻松和表层的娱乐上,施教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随着认知层次的提高,思维深度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地区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的一种职责:兼
作者:林治德  来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旅顺口区图书馆  旅顺口区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保护工作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描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具有宣传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对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益区:党员承诺更践诺
作者:刘冰剑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共产党员  性教育  “身份证”  主题  “四抓”  承诺书  政府系统  实践活动  领导小组  精心组织 
描述:本报讯 记者刘冰剑报道:阳春三 月,伴随着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和煦春 风,王益区每一位党员都收到了一份区先 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为自己订作 的“身份证”——“党员承诺书”,封面 印着鲜红的党徽,党徽的周围有此次活动 的主题——“我为党旗添彩增辉”……$$ 这是王益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
应是“下乡服务”而不是“送服务下乡”
作者:李辉  来源:中国社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三下乡  农村  意识  城乡二元化  文化科技  实践活动  转观念  城乡差别  农民群众  行动 
描述:应是“下乡服务”而不是“送服务下乡”
王守仁的“心即理”及其认识论意义
作者:陈奇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王守仁  认识论  主观唯心主义  天地万物  人类认识过程  实践活动  思维活动  陆九渊  客观事物 
描述:王守仁的“心即理”及其认识论意义
方法论研究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
作者:吕国忱 王本浩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研究  研究方法  思维方法  方法论功能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活动  社会历史观  哲学改革  实证科学 
描述:人们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思维逻辑去分析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形成,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方法,或者说这些范畴、原理是运用一定方法的结晶。事实上,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且是所有的科学,其中包括那些实证科学,本身既在内容上揭示某种本质和规律,又内在包含方法的意义。人们掌握了这些理论,就以这些理论所具有的思维方法、逻辑范畴和思想内容指导人们进一步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在这个意义上,任何
“实践”应是三个要素
作者:王孝哲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基本要素  实践过程  三个要素  良同志  过程性  物质性  社会科学  实践主体  包含 
描述:赖金良同志在《社会科学》1983年第12期上发表了《关于“实践要素”的商榷》一文,认为“实践”不等于“实践过程”,“实践”只包含目的性和物质性两个基本要素。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实践本来就具有过程性。实践是人有目的的物质活
从活动的分类谈活动应是心理学的基本范畴
作者:朱青君  来源:心理学探新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  精神活动  基本范畴  实验活动  内部活动  心理活动  生活活动  生产活动  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 
描述: “活动”是个常用的概念,可以泛指活物之运功过程。在马、恩的论著中,这个概念也是常常出现的。翻开马、恩选集第1卷,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多处提到“人的活动”、“人的感性活动”、“理论的活动”、人们的“共同活动”、“历史活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生产活动”、“自主活
社会性应是美的核心——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应具有社会性来看
作者:王家方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性  审美主体  美学史  自然形式  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  主观意识  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对象  心理过程 
描述: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这条途径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另一种则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