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西周“宰夫”官职的审计职能
作者:梁煜  来源:陕西审计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  “宰夫”官职  审计职能  会计报告  《周礼》  官吏  经济责任考核 
描述:论西周“宰夫”官职的审计职能
清明时节两纷纷
作者:安广禄  来源:民间文学 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有德  千家诗  清明  明朝  清朝  王安石  官吏  人名  物件  子房 
描述:明末清初,北京城里有个叫张文宣的人,原来是明朝的官吏。清军攻占了北京后,张文宣立即投向了清朝,他也失了气节,一直受人讥笑。有一天,张文宣受他侄子张有德、乡人袁大成之邀赴宴。酒至微醺,张有德倡议行酒令
李觏的政治和法治思想
作者:姜国柱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治思想  北宋中期  思想主张  朴素唯物主义  庆历新政  官吏  内忧外患  范仲淹  政治思想  积贫积弱 
描述:势.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化,因此使当权的统治者无法摆脱内忧外患的惨境. 面对当时的政治危机,一些有识之士和开明的思想家,则要求
李觏吏治改革思想初探
作者:殷啸虎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思想  系列改革  思想品德  选拔原则  庆历新政  领导  吏治改革  范仲淹  官吏  李觏 
描述:。他配合范仲淹等人领导的革新运动,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主张,特别是关于政府机构吏治改革的主张,成为“庆历新政”理论上的支持者。
吏治改革的妥协性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任奇正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吏治改革  变法派  大地主  官僚机构  社会危机  农民起义  商人  妥协  官吏 
描述:,以维护加强封建统治、镇压农民起义为出发点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由于变法没有广泛的社
司马光的民本思想浅探——纪念司马光逝世900周年
作者:刘旭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民本思想  皇帝  物质财富  相互依存  阶级矛盾  北宋中期  官吏  财政危机  王安石 
描述:来喻君依存于民。司马光和所有的民本论者一样,在君民相互依存的
实用人材是至公——黄庭坚的秘书生涯及其用人方略
作者:庆振轩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王安石变法  用人方略  司马光  秘书省  人材  生涯  新旧党争  实用  官吏 
描述:击节称叹,谓黄某清才,非奔走俗吏。遂除(拜官授职)北部教授。”(《垂虹诗话》)王安石似乎感觉到了这个正直的下层官吏和攀附自己的那些趋炎附势之徒是不同的。
北宋对贪官的惩治
作者:王晓如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惩治  北宋初期  贪官  重文轻武  借鉴意义  严重危害  贪赃  官吏  王安石变法  腐败现象 
描述:在严立法、重打击、紧防范的措施上基本相同,但又表现出由于两个时期社会矛盾、经济发展不同而导致的各自特点,其结果也不尽一致。本文拟对这两个时期惩治贪官的情况作一论述。
历史上的拒贿清官
作者:高凤英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  廉洁自律  官吏  李汰  反腐败  张伯行  贪污贿赂 
描述: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过不少清官廉吏,虽然他们所处的朝代不同,但他们为官廉洁、清正的美德,历来倍受公众的赞颂。 黄金难换心。明朝李汰任朝庭主考官时,在福建主持科举
“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王安石的重要法律思想
作者:卓帆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法律思想  积贫积弱  北宋王朝  官吏  变法改革  司马光  守法  富国强兵  理财 
描述:有财。“理财”,是王安石改革的核心思想,他希望通过“理财”。挽救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接着又说:“治天下之财者莫如法”,治国理家的财力,最重要的是要有法律,故其为“理财”制定了一系列新法,有:均输法,农田水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