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苗法研究
-
作者:顾全芳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常平仓 司马光 高利贷 利息 抑兼并 熙宁 宋神宗 农民
-
描述:观点的不同看法,目的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双百方针,发展学术,提倡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学风。
-
北宋“乌台诗案”起因管见
-
作者:苏培安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王安石 宋神宗 北宋 起因 张方平 御史台 熙宁 吕惠卿
-
描述:”。考其起因,《宋史·苏轼传》说: ……(苏轼)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直、何正臣摭谢表语,并媒孽托讽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
-
是“罢相回乡”还是“拜相进京”?——谈谈《泊船瓜洲》的写作
-
作者:刘岩波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背景 王安石 泊船 参考材料 家乡 组织教学 七言绝句 北宋 宋神宗 表达
-
描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再表达这种感情,才是比较符合情理的。如果马上就要回到家乡,
-
新发现的秘史:司马光与宋神宗密谈实录
-
作者:李裕民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司马光 秘史 王安石 新发现 台谏 熙宁 吕惠卿 君侧 苏武
-
描述:新发现的秘史:司马光与宋神宗密谈实录
-
王安石炼字的“拗劲”
-
作者:徐乘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瓜州 宋神宗 王安石 江南 熙宁 扬州 泊船 公元 锐意改革 汴京
-
描述:之隔的京口,但见皓月当空,青山隐隐,江水滔滔,不禁触动绵绵乡情,挥笔疾书,写下了《泊船瓜州》这首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
-
“三旨相公”漫议
-
作者:刘隆有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神宗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开国元勋 熙宁 官僚 宰相 小儿 赵普
-
描述:后世遂以之作为官僚的典型. "取圣旨","领圣旨","已得圣旨",如此简单言语,三岁小儿也会,王珪却凭此连做十六年高官.且皇恩日加,被封为"国公";死之日,皇帝还特意为之"辍朝五日",赠官太师,谥号"文恭".当初,宋朝开国元勋赵普曾大言,
-
《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析
-
作者:马孝义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怀古 苏轼 司马光 宋神宗 知识分子 文化教育 王安石 翰林学士 青少年 旧党
-
描述:,因此被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等处作地方官。后来又降职到黄州,闲住了多年。1086年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当权,起用他做翰林学士,这时又因不满司马光尽废新法,而遭到旧党排斥。1094年新党再度上台,对旧党进行报复、迫害,苏轼又被放到广东的边远地方,直到1100年才遇
-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几个问题——驳“四人帮”及其喉舌散布的一些
-
作者:吴泰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朝 大地主阶级 司马光 保守派 北宋中期 保甲法 宋神宗 法家思想 变法派
-
描述:(一)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是被“四人帮”搞得十分混乱的一个问题。江青和姚文元都说什么“王安石变法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异族的侵略”。他们授意其喉舌炮制的反动文章,也鼓噪什么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抗战自卫”,是为改变“北宋大地主顽固派对
-
“莲炬金杯”典出何处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宣仁太后 宋神宗 夜宴 溥仪 七律 天下奇才 宫廷 便殿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周君适先生的《伪满宫廷杂忆》一书中,述及陈曾寿赠胡嗣瑷七律一首,首联:“孤臣头白醉钧天,莲炬金杯照夜筵。”周先生评述道:“这首诗里的‘莲炬金杯’是引用宋神宗赐苏轼夜宴,命内监撤御前金莲炬送归院的故事,比譬胡嗣瑗受溥仪恩遇之隆”。
-
从《汉书·疏广传》想起的
-
作者:王季思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三个问题 汉书 西汉 苏轼 更漏子 东海郡 宋神宗 海州 封建社会
-
描述:苏轼有首《更漏子·送孙巨源》词,它的上片是这样的: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琉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孙巨源名洙,《宋史》有传。宋神宗熙宁年间,他园不满王安石推行的新政,从汴京外调到海州去。海州旧属东海郡,“水涵空,山照市”,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