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和郡县图志》标点正误一则
-
作者:刘晨曦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和郡县图志》 《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 正误 标点 《武经总要》 中华书局 地理志 宋太宗 点校
-
描述:《元和郡县图志》标点正误一则
-
读晏殊《飞白书赋》:兼论飞白书法
-
作者:龚克昌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晏殊 白书 欧阳修 书法家 宋太宗 书法创作 文学艺术 个性特征 《碧鸡漫志》
-
描述:极推崇他的诗:“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笔记》)晏殊还有一绝活似为后人所忽视,这就是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欧阳修曾说:“右观文殿大学士兵
-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所領導的川峽農民起义
-
作者:陈守忠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小波 起义者 北宋 王安石变法 宋太宗 李顺起义 成都 宋初 四川 人民
-
描述:在欣欣向荣的时候所爆發。其根源何在?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事。
-
试论范仲淹的改革观点与人才思想
-
作者:汪长根 沈建洪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政治改革 士大夫 宋太宗 改革主张 保守派 政治家 欧阳修 范仲淹
-
描述:治军的成就,赢得了正直的士大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和信服。我国历史上,北宋庆历三至四年(1043—1044年)出现的一场政治改革,被称为“庆历新政”。它的主持人就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庆历新政”虽然仅仅搞了一年左右,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和西线战事而告吹了,然而,这场改革,不仅为后来王安石变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同时,范仲淹在这场改革中所显露的丰富的人才思想,还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
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的“均贫富”口号是否存在
-
作者:顾吉辰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小波 李顺起义 均贫富 贫富不均 王安石变法 宋太宗 口号 农民起义 曾巩 北宋
-
描述:太宗淳化四年,王小波起义时,根本没有提出过什么"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这"均贫
-
浅论元丰改制
-
作者:王纪风 梅训安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时期 王安石变法 宋太宗 宋王朝 官僚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三省 整顿吏治 地主阶级 尚书省
-
描述:现象初见端倪的时候,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制止这种现象。宋太宗时,王元之就上疏云:“臣旧知苏州长洲县,自钱氏纳土以来,朝廷命官,七年无县尉,使主簿兼领之,未尝阙事。三年增置尉,未尝立一功。以臣详之,天下大
-
漫评北宋的知识分子
-
作者:顾全芳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知识分子问题 士大夫 封建社会 科举 宋代 王安石 知识阶层 宋太祖 宋太宗
-
描述: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最受重视的朝代,是宋代,尤其是北宋。这里要探讨的问题是:北宋为什么重视知识分子;北宋如何使用和培养知识分子;北宋知识分子发挥了什么作用;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北宋有什么经验教训。
-
垂钓诗话
-
作者:胡金林 来源:中国钓鱼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宋太宗 钱钟书 艺术夸张 柳永词 愉悦身心 群臣 当代大学 上官仪 宋真宗
-
描述:波空。”
-
清官轶事
-
作者:李雨河 来源:党风与廉政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淳安县 正人先正己 吕蒙 任职期满 大忙季节 县令 几文钱 利用职权 宋太宗
-
描述:清官轶事李雨河吕蒙正拒收宝镜吕蒙正当上北宋的宰相之后,讨好巴结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朝廷有一官员携带着一个精致的雕漆圆盒前来拜访,说盒里装着可以映照二百里远的一面铜镜,是价值连城的传家之宝,特来敬献。说着就要打开镜盒请吕蒙正观赏。吕蒙正断然拒绝说:『我...
-
对宋史中几个问题的浅见
-
作者:刘方速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彬 王安石 宋太宗 几个问题 农民起义军 宋太祖 邵伯温 都部署 熙宁 神宗
-
描述:本文对曹彬歧沟之败的原因、王安石变法与“失地七百里”的关系、杨么通刘豫之事的评价等宋史中的几个问题作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