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柳浪寻莺
作者:朱曦  来源:浙江林业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杭州西湖  柳宗元  宋代诗人  黄鹂  梅尧臣  金黄色  鸣声  枕部  黄鹤  张岱 
描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写出了听到黄鹂鸣叫时万物滋生的春天景色。宋代梅尧臣所写《黄莺》诗:最好音色最好听,似调歌音更叮咛;高枝抛过低枝
探梅记趣
作者:陈关仁  来源:长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年大学  梅花  赏梅  文学研究会  苏州市  普通百姓  健康状况  王安石  陈与义  宋代诗人 
描述:梅花,历来为国人所喜爱。因为她那瘦影清癯、暗香远送、洁身自好、孤高傲雪的性格,很像古之隐逸之士,故历来很得文士、画家的青睐,颂之、画之,多有名章传世。广大普通百姓,亦为至爱。每至早春,凡有梅花处,相约探梅、赏梅成一乐事,千百年来盛而不衰。 赏梅胜地,在江南有苏州市太湖滨的
略论宋代哲理诗
作者:金舒年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诗  宋代诗人  庐山  宋诗  理趣  王安石  形象思维  新品种  唐诗  飞来峰 
描述:唐诗有唐诗的气象,宋诗有宋诗的风貌。后者的特色在哲理诗这个新品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哲理诗,简而言之就是在诗的形象中包含了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某种引人思考的哲学意味。宋代哲理诗大致可分为三类:
生活处处有语文
作者:张抱瑞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  生活  影子  形象生动  发现  打开  王安石  宋代诗人  初春  电视节目 
描述:生活处处有语文,不知你注意过吗?只要你认真的去寻找语文,就会发现语文如同一个人的影子,紧随你我,无处不在。如果不信,那就随我来吧!
春风送暖
作者:暂无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风送  春节  爆竹  米芾  王安石  宋代诗人  民间习俗  屠苏酒  生活细节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见图一)的名作《元日》。“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也称“春节”,宣示着春天到来。这首诗取材于民间习俗,通过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等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充分表现出节日喜庆的欢乐气氛和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
闲话对联(上)
作者:陈安  来源:商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王安石  宋代诗人  春联  春节  平水韵  上联  风送  爆竹  风景 
描述:宋代诗人拗相公王安石有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自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春节时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诗美可食
作者:张玉庭  来源:金色少年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杨万里  半山  早餐  陶渊明  宋代诗人  张籍  文学史  杜诗  陆游 
描述:层出不穷的绝句佳作使他如醉如痴,硬是把早餐忘了个干干净净。正所谓:好诗胜过好吃的。他把"半山诗句"当成早餐了! 有趣的是,把好诗当做饭吃的并非杨万里一人,宋代的另一位大诗人陆游也有过把诗当做晚餐的经历。陆游晚年,曾回忆起自己少年时的一件往事。一次,他偶尔见到一本陶渊明的诗集。"因取读之,欣然会心,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毕,至夜,卒不就食。" 当然了,上述两件事还不算真正的"吃诗",只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好诗令人迷恋,读好诗的确可以达到让人乐而不食的程度。那么,在文学史上,有没有真的吃过诗的人呢?有,此人就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张籍,所谓"张籍吃诗",指的就是这么一件事。张籍最崇拜杜甫,对杜诗的偏爱几乎达到了迷信的程度。古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张籍取杜诗一帙,焚取灰烬,副以膏蜜。频饮之,曰:令吾肝肠从此
小雨轻风落楝花
作者:王绵年 章小伦  来源:家庭中医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杨万里  花信风  宋代诗人  轻风  梅尧臣  川楝子  小雨  肝气郁滞  淡紫色 
描述:花光明丽;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之句,则读来流畅自然,隽妙无穷。
一站到底小游戏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小学456年级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戏  荀子  察言观色  王安石  训练营  正确答案  宋代诗人  欧阳修  战国策  韩非子 
描述:一站到底小游戏
《元日》教学设计
作者:江雪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教学设计  宋代诗人  美好生活  王安石  作曲家  歌曲  宫调式 
描述: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