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氏八佾舞于庭”新解
-
作者:李启谦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氏 孔子 鲁国 季平 祭祀 旧制度 周礼 周公 晋国 大夫
-
描述:《论语·八佾》篇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是孔子对作为一个大夫的季氏,竟然也奏起了天子之乐的批评。于是人们就根据这句话,一方面认为孔子是顽固保守的代表;另一方面,就断定季氏是一位敢于冲破旧礼教和旧制度
-
从西周的君臣关系再释“八佾”
-
作者:李启谦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臣关系 季氏 周礼 西周 专制政体 原始社会 建国后 原始民主 君主专制 社会势力
-
描述:修同志在《周代贵族专制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一文中,对这方面谈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今参考该文和其他有关材料再议“八佾”问题。西周建国前的周族,还是脱离原始社会不太久的一股社会势力,因此在其建国后所建立的制度——周礼,必然是既有君主专制的成分,又有原始
-
“季氏八佾舞于庭”不是维护周礼(与李启谦同志商榷)
-
作者:刘百顺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氏 季平 周礼 祭祀 维护 左传 论语 正义 新解 鲁国
-
描述:传》记载,季平子是代鲁君主持过祭祀,但昭公二十五年又说:“将禘于襄公,万者二人,其众万于季氏。”‘二人’,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谓当作“二八”,二八即二佾,刘宝楠《论语正义》据此推论季平子“取公四佾以往,合为八佾,而公止有二佾”,其说不无道理。《论语正义》又引《礼记·郊特牲》文:“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而公庙之设于私家,非礼也,由三桓始也。”解释说:“公庙谓桓公
-
也论“季氏八佾舞于庭”
-
作者:费民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氏 周礼 孔子 新解 论语 批评 周公 僭越行为 演奏 大夫
-
描述:成矛盾,但具体到《论语·八佾》中孔子所批评的“季氏八佾舞于庭”,则以旧说为是。旧说认为,季氏将八佾舞“于其家庙舞之”,所以认为是违背周礼的僭越行为。汉马融注《论语》本句说:“鲁以周公故受王者礼乐,有八佾之舞。季桓子僭于其家庙舞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