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广昌孟戏开台至今五百年
作者:吴若峰  来源: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祭祀方式  祭祀方式  戏曲文物  戏曲文物  戏剧研究  戏剧研究  孟姜女  孟姜女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在偏僻的山村农家族群中,以戏曲版本,家族祭祀方式,沿承传唱了五百余年。这出发现于江西广昌甘竹镇的族传祭祀戏《孟姜女送寒衣》,被国内戏剧研究家称之为活的戏曲文物。每到
孟姜女故事的流传与地域社会
作者:吴承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姜女  故事  地域社会  广昌  孟戏 
描述:涵相当丰富。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广昌“孟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本文正是以此为个案,从孟姜女故事的源起、流传及意义演变入手,对曾、刘两家“孟戏”的文本进行考源
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以江西广昌“孟戏”为例
作者:张芳霖 吴承游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故事  地域习俗  广昌  孟戏 
描述:孟姜女故事作为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之一,源远流长,而其流传的形式也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在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一带即流传着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民间戏曲,俗称广昌"孟戏"。作为一种文化范本的孟戏
广昌“孟戏”的考察与研究
作者:李启福 李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形态  传说故事  田野调查  历史渊源  艺术特点  孟姜女  高腔 
描述:孟戏指专演孟姜女传说故事的戏曲,它作为成熟的一种戏曲形态,又名盱河戏,形成于明朝,距今五百余年。其唱腔以高腔、并吸取四大声腔之首海盐为主,特点鲜明、音乐古朴;具有元代古南戏曲音韵。笔者曾对江西广昌甘
戏曲声腔的“活化石”——广昌孟戏
作者:段学文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广昌县  活化石  孟姜女  海盐腔  弋阳腔  南戏  剧团  江西省  唱腔  剧种 
描述:每年七八月间正是一年农事最忙时,然而在广昌县甘竹镇刘家农民剧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华灯初上之时,剧团内灯火通明、鼓乐喧天,演员们在白天田间劳作之后又不顾辛劳排练孟戏。剧团团长谢良生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广昌孟戏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体演员闻之激情满怀,纷纷表示要尽心尽力将广昌孟戏这
江西广昌孟戏探析
作者:毛礼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广昌县  江西  戏曲研究  长城  南戏  海盐腔  探析  演出  弋阳腔 
描述: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村和大路背刘村,仅有盱江一水之隔,两地相近。从明代开始,甘竹镇曾、刘二村先后演出两种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俗称孟戏。其中赤溪曾村演《孟姜女送寒衣》;大路背刘村演《长城记》。两种孟戏
古典名著的新生态
作者:祝肇年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古典名著  审美情趣  改写  窦娥冤  杜丽娘  西游记  汤显祖  牡丹亭  孟姜女 
描述:历史,像一层厚重的纱幕,多么耀眼的瑰宝,也会随着时间的延绵褪色。许多古典名著由于时代邈远,语言隔阂,审美情趣变异,它们的光芒被历史纱幕掩盖了,很难进入现代广大观众的审美领域。因此,改写古典名著,让它们在现代化的影视艺术中再现出一种新的生态,就具有继承和普及优良文学传
傩没有生殖信仰的原始功能-与张铭远先生商榷
作者:唐愍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殖信仰  民俗事象  巫师  原始人类  性崇拜  多角度  孟姜女  湘中地区  文学作品  功能 
描述:,也是
宋·元·明联选
作者:暂无 来源:对联 民间对联故事 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联  王瑶  孟姜女  岛屿  名句  爱情  花园  王安石  李清照  兵部尚书 
描述:王瑶百花潭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熊东遨评:百花潭在蜀主孟昶花园之内。今园已不存,但人们细味联意,仍可领略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