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玉词》的名对和《小山词》的婉字法
-
作者:朱槿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小山词》 字法 晏殊 元献 浅情 亭台 夕阳 《南乡子》 江南
-
描述:晏殊的《珠玉词》中有一篇叫《浣溪沙》的名词。全文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论杜牧诗的字法及其文化意蕴
-
作者:陈永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意蕴 杜牧 字法 意象 诗论 人生价值 胡应麟 古代诗人 刘熙载 诗歌
-
描述:字法,在我国古代诗人和诗论家都很重视,但又一直没有人作过真切、细致的辨析,是与章法、句法鼎足而三的很重要的诗学概念。仅以诗论家为例,宋之罗大经、明之胡应麟、清之刘熙载等几位大家都曾强调过。
-
一步一高品《登高》
-
作者:李倩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杜甫 杜诗 句法 珊瑚 作者 瘦劲 章法 生命 字法
-
描述:不到赏识,儿子饿死,被敌军俘虏,对官场绝望而弃官,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病死客船……正是这些打击,才使他有了笔下的“艰难苦恨”之语。个人的不幸,时局的维艰,给诗人精神造成极大创伤。这一年重阳节,诗人抱病登台,在秋色秋声中,把自己的“悲”进行了抒写。 杜甫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和情怀,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和理想。而《登高》,无疑是杜甫生命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是生命中最痛苦而绝望的感情。此时,55岁的杜甫距离生命终点只有三年。 行间品诗 苍茫间听到“猿啸”在山谷中回响,这“猿啸”竟是如此之“哀”!人不是猿,何以知猿之哀?猿声本无所谓哀,是猿声触动了作者的情感,作者移情于猿声,才觉得猿声悲戚哀婉。猿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长啸的?“风急”是速度,“天高”是距离,这是上下俯仰之感,都是作者登高时随主体变化而产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