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02(1)
1999(1)
1996(1)
1994(1)
1988(1)
1986(1)
1985(4)
1981(1)
1979(1)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2)
社会科学战线(1)
江西教育科研(1)
教育评论(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宁夏教育(1)
教育发展研究(1)
学术月刊(1)
中州今古(1)
史学月刊(1)
试谈“三舍法”
作者:罗传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王安石  太学生  兴办学校  胡瑗  范仲淹  科举制度  北宋  熙宁  教育改革 
描述:和学校制度的弊端,对培养变法革新的人才,对宋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是很大的。本文试就“三舍法”的产生、内容、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作一些介绍和阐述。
王安石的人才思想体系
作者:张西方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改革学校教育  重要性  礼乐刑政  培养人才  使用人才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太学生  科举制度 
描述:王安石的人才思想体系
北宋东京太学
作者:程立红  来源:中州今古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东京  王安石变法  太学生  考试内容  教育体制  明清之际  分类学科  科举考试  内部管理制度  学正 
描述:北宋东京太学
略谈北宋末官学生的免役特权
作者:李伟国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学生  宋徽宗  官学  优厚待遇  特权  王应麟  北宋末年  宋代  饮食  差役 
描述:为“太学生至少在北宋末年,可以免除本人的差役”,但是他又否定了宋代太学生可免除本户差役的说法,他说,根据记载,宋代太学生的
从王安石对太学的改革看其创新精神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创新精神  太学生  法先王  熙宁  学官  闭性  经术  律学  神宗 
描述: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清理和破除这种陈腐的历史传统,仍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古代就有不少卓有见识的改革家,力图突破封建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表现出了大胆的创新精神。王安石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人物。
宋代的太学
作者:张惠芬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  太学生  科举考试  知识分子  司马光  国子监  北宋王朝  学校教育  考试方式 
描述:到了宋代,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后期。一方面,封建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另一方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封建统治的危机日趋严重。北宋王朝面临着如何维护、延续封建统治的严峻问题。北宋中期,先后出现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新政派,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与此同步,学
王安石与北宋教育改革
作者:田慧生  来源:宁夏教育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  北宋  教育改革  地方学校  太学生  “三舍法”  元丰  科举考试制度  诗赋 
描述:。 王安石生活的时代,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国家财政极端窘迫,人民生活异常艰难,边患日益严重。面对当时积
略论宋代官学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作者:李蔚 辛俊玲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专制主义  历史作用  国子学  太学生  世族地主  地方学校  等级限制  王安石  《宋史》  专科学校 
描述:略论宋代官学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李蔚,辛俊玲宋代官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类。中央学校属于大学性质的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属于小学性质的有京小学、内小学;属于专科学校的有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武学。此外,还有待设的宗学和蕾学。在各类学校中,以...
宋代太学三舍法评述
作者:俞启定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地方官学  科举考试  学校制度  太学生  国子监  科举取士  王安石变法  宋代  科举制度 
描述:)升级制,地方官学则与科举机构合而为一.由此可见,三舍法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王安石的“三舍法”
作者:罗传奇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王安石变法  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  太学生  科举考试  兴办学校  范仲淹  教育事业  学校制度 
描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