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大观园
作者:暂无 来源:特区经济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影放映  电影院  大观园  电影银幕  法国  曹洞宗  啤酒  观众  横滨市  见习 
描述:观心,排除杂念,静悟人生之道。聆听高僧讲经时,必须专心,不得东张西望,胡思乱想。诵经也要严肃用功,常常念得口干舌燥。此外,还要清扫寺院,劳动筋骨。一日三餐当然是单调乏味的素食,再馋也无肉可吃。好在他们的修行期较短,一般为10—15天。再苦也能熬得
哈同花园的旧影珍闻
作者:徐亚芳  来源:档案春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园  哈同  私家园林  中西结合  金山寺  大观园  假山  房屋 
描述:哈同花园的旧影珍闻
香江盛妆迎中秋
作者:林志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香江  庆祝活动  维多利亚  迪斯尼乐园  设计意念  大观园  火龙节  文化事务  艺术手法  整体架构 
描述:香江盛妆迎中秋
惊破红楼梦里心:红学小札七记
作者:吴新雷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楝亭书目》  红学  大观园  大学图书馆  四大家族  曹寅  《尔雅》  《牡丹亭》 
描述:惊破红楼梦里心——红学小札七记吴新雷1993年应台湾中央大学之邀,我曾参加“癸酉金秋两岸红学交流会”。今值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乙亥年海峡两岸红学研讨会”,我有幸又得躬逢其盛。为了以文会友,现将平时所知红学资讯,写成札记七则,以就教于两岸红友。一、《红...
情的追求与爱的失落:论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结
作者:刘相雨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红楼梦》  宝玉  情不情  宝黛爱情  《牡丹亭》  《西厢记》  《三国演义》  大观园  《悲剧心理学》 
描述:情的追求与爱的失落——论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结刘相雨《红楼梦》一问世,林黛玉就成为读者们关注、评论的焦点,她那凄凉的身世、绝世的才华、孤傲的人格、悲惨的命运,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扉。林黛玉为什么能引起诸多读者,特别是文化艺术修养较高的读者的共鸣?我们...
《红楼梦》的庭园结构与文化意识
作者:张世君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庭园建筑  大观园  文化意识  农业文化  家族文化  中国古典小说  园林艺术  《牡丹亭》  封建礼教 
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座高峰,研究它的结构艺术和文化意识,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的民族形式和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家庭生活的作品,它的叙事结构与它所反映的庭园主活相一致,具有典型的庭园结构。小说重视空间结构,它所强调的空间是户内,即故事情节发生在家庭,庭园成了对
薛宝钗留下的启示
作者:盛清波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薛宝钗  林黛玉  牡丹亭  大观园  注意选择  启示  批评  嫉妒  阅读  禁书 
描述:黛玉脱口说出《牡丹亭》中一句唱词。在当时,《牡丹亭》在禁书之列,阅读是犯忌讳的。宝钗觉察后,暗记在心,事后单独找黛玉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致使黛玉大为感动,竟改变对宝钗“心里藏奸”的看法。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文艺思想
作者:王卫民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文艺思想  林黛玉  贾宝玉  写“真”  香菱  《牡丹亭》  大观园  杜丽娘 
描述:想。
也谈《红楼梦》的主题
作者:萧相恺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贾宝玉  大观园  《金瓶梅》  王夫人  林黛玉  宝钗  荣国府  《牡丹亭》 
描述:《红楼梦》主要写什么,或者说它的主题是什么?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还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曾对“旧红学”的一些观点作过高度概括:“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
《红楼》曲论
作者:郭启宏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贾宝玉  林黛玉  《牡丹亭》  审美需求  大观园  《红楼梦》  性格特征  文学性  寄生草 
描述:《红楼》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