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3(2)
2010(1)
2007(1)
2000(1)
1997(1)
1995(1)
1989(1)
按来源分组
中国民商(1)
劳动保障世界(1)
传媒观察(1)
世界教育信息(1)
中国科技翻译(1)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
法学杂志(1)
中国记者(1)
质量时报(1)
年龄不应是惟一尺码
作者:李鲁愿 汪辉  来源:质量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招聘单位  大学毕业生  35岁以上  35岁以下  尺码  求职者  服务性行业  应聘者  大学本科毕业  人才资源管理 
描述:年龄不应是惟一尺码
一剂处方献宠儿
作者:拂袖儿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处方  大学生  王安石  食堂  大学教授  谦逊  名牌  排队  馒头 
描述:,过于宠,或者过于贬,都会害他们,也就害了国家和社会。”言之有理。且是百年管用的大道理。再瞅一眼正在就着茄泥啃馒头的新伙伴,暗暗祝愿——但等明年今日,依然是一个有谦逊味儿的你! 伴着这祝愿的,是担心。未来的一年中,他将付出知识、勤奋和才能,在新闻这块特殊阵地,会较快
学历的凭证应是毕业证书
作者:暂无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毕业证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大学毕业生  法律效力  教学计划  大专班  思想品德  考试成绩  教育部  考试办法 
描述:学历的凭证应是毕业证书来信我是教师,1994年前参加海南省广播电视函授大专班学习,通过考试合格,取得海南广播电视大学结业证书。但我们地方规定:大专结业证书不能作为学历凭证,不享有大专毕业证书的同等待遇,只有大专毕业证书才具有学历上的法律效力。这一规定...
百年文人甘苦录
作者:蒋泥  来源: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工资  稿费  鲁迅  刘绍棠  月工资  收入  二十年  大学毕业生  北京  中篇小说 
描述:谈到钱上的事,我就有点发晕,一向缺少应有的反应,即使穷得头皮上什么都不长,能敲出银子相磕时咣咣咣的响来,也是无谓的事。今年,几位朋友来会,才让我有了点触动与想法。
科技翻译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作者:谢祖钧 孟晋  来源:中国科技翻译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科技翻译  翻译技巧  大学毕业生  复合形容词  语法结构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长沙交通学院  中译英  翻译练习 
描述:科技翻译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获得学士学位不应是唯一出路
作者:曾子达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士学位  成功之路  高年级学生  教育统计  大学学生  职业岗位  中学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  二年级  学习成绩 
描述: 当中学高年级学生被问到他们毕业后打算怎么办时,大多数人回答打算拿到一个学士学位。他们听人说他们这一代人只有"一条成功之路":至少要获得一个学士学位,以便最终有望获得一份专门的职业。最近由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组织的一次
纸上的不仅是文字、故事,更应是灵魂
作者:周世康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乙肝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患者  文字  故事  灵魂  人的世界  人物通讯  大学毕业生 
描述:难以见到的身影。这两种身影相加,就大大靠近了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
王英鑫:创业园里白手起家的大学毕业生
作者:黄俊 于洋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创业园  王英  启动资金  扶持政策  资金支持  小额贷款  大学生 
描述:大学毕业了想创业。一没场地、二没经验.最重要是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从山东到吉林求学的大学毕业生王英鑫,用了四年的时间,白手起家,靠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人社部门小额贷款的资金支持,在辽源市的东北袜业大学生创业园里闯出了一片天地。
陈宇:真正的成功应是职业化的成功
作者:陈宇  来源:中国民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职业化  大学生就业  北京地区  市场需求不足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大学毕业生  学校培养  高等教育  大众化阶段  就业形势 
描述:招政策.2003年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人数是212万,从这一年开始,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到今年已达到699万,比10年前增长了将近3倍,中国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在世界教育史上是空前的.这一方面说明我国过去的教育很落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有了很大的飞跃.按照高等教育的公认标准: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第二阶段即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他们应该上哪儿去?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二是学生如何自我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