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明清士子眼中的《牡丹亭》
作者:冯俊杰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子  士子  《牡丹亭》  《牡丹亭》  独创  独创     
描述:明清士子眼中的《牡丹亭》是部流美千秋之作。诸家所论,已遍涉《牡丹亭》的取材、命意、思想、意趣、情的体悟,以及情节、人物、结构、曲词、音律等方面,对后人的剧本创作、改编、观剧、演剧等都有指导作用
汤显祖与遂昌独山“三叶”
作者:朱旭明  来源:当代社科视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遂昌  遂昌  士子  士子  交往  交往 
描述:独山三叶架起了汤显祖与遂昌士子百姓沟通的桥梁。
八股文源流及其程式发展
作者:贾辉铭 刘虹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股文  八股取士  王安石  科举考试  士子  源流  文体  科举制  明经  经义 
描述:。踵隋至唐,科举取士成为定制,其“常选”,虽谓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书、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等,但其中常试者,不过秀才、
浅论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作者:黄宜福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科举制度  人之道  兴办学校  科举考试  诗赋  范仲淹  士子  九品中正  科举改革 
描述:更多的真才实学的人才,因此,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科举制度有其积极意义。这种制度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共计一
人生失意无南北
作者:陈鲁民  来源:刊授党校(学习特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  王安石  昭君出塞  屈原  士子  钟嵘  将军  后妃  齐梁  落第 
描述: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确,我们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失意的事。士子落第、将军被俘、后妃失宠、寡妇丧子,是古人常说的四大失意事。齐梁文人钟嵘意犹未尽,又补充两条: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即屈原去国
北宋教育改革家王安石
作者:詹凌霄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改革教育  教育改革  上智  下愚  培养人才  天才论  士子  政治革新家 
描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昆曲:我心中的悲情和怅惘
作者:蓝博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悲情  白先勇  牡丹亭  汤显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士子  杜丽娘  艺术  消亡 
描述:”吗?[第一段]
状元的另类录取
作者:萧源锦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状元  张居正  科举考试制度  文天祥  皇帝  书法  汤显祖  科举取士  试卷  士子 
描述: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考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考中状元即称大魁天下,光耀无比。那么,状元是怎样录取
四川举子和巴蜀书院
作者:子墨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学运动  四川社会  书院  中国古代  巴蜀  经济文化  王安石变法  熙丰变法  举子  士子 
描述:兴学"。
洞山良价与曹山本寂
作者:王学信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师  学人  具足戒  禅修  泉州  圆融  禅法  出家  士子  黄氏 
描述: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习读九经。"其邑唐季多衣冠士子侨寓,儒风振起,号小稷下焉"。本寂"少染鲁风,率多强学,自尔淳粹独凝,道性天发"。十九岁往福州灵石出家为沙弥,二十五岁受具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