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籍丛书在临川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
作者:王天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丛书 临川文化 中国 古代文化 地方文化
-
描述:古籍丛书在临川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
融入地方文化凸显学报特色: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与
-
作者:王菊梅 宋秀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报 地方文化 临川文化研究 专栏 特色
-
描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为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地处文化古城抚州,依托地方资源优势,融入地方文化,以临川文化名人王安石研究等为切入口,创办临川文化研究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专栏,取得较大社会反响.专栏吸引了大批校内外作者的精品力作,既弘扬了地方文化,又提升了学报的学术品位.
-
邓润甫与王安石变法
-
作者:王菊梅 宋秀珍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润甫 邓润甫 王安石 王安石 李觏 李觏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作用 作用 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
-
描述:王安石变法在走向低谷后,稍稍有个起伏.
-
念奴娇·临川文化颂
-
作者:万斌生 来源:老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地方文化 盛衰 华夏 沐浴 甘露 旧址 异彩 山洼 多机
-
描述:念奴娇·临川文化颂
-
“金带围”寻觅记
-
作者:曹永森 来源:扬州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芍药田 扬州 地方文化 梦溪笔谈 数码相机 王安石 记载 韩琦 标准 回放
-
描述:5月9日上午,细雨霏霏,我们驱车前往江都的花木之乡——花荡,寻觅扬州人久违了的芍药花——“金带围”。种植芍药花,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扬州芍药与洛阳牡丹并称于世,当时有三本芍药谱,都是记
-
桂林榕、杉湖文化及其开发
-
作者:余福洲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林 榕湖 地方文化 文化点 李秉礼 历史文化名城 文人 水榭 开发实施 芙蓉池
-
描述:汇一体,由此湖文化成了自然与人文结合的硕果。在中国文化史上这些文化现象是人们共睹的。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也有自己的湖文化,那就是榕、杉湖文化。最早的榕、杉湖形貌,现存于鹦鹉山的巨型南宋桂州府城石刻图碑中。榕、杉湖东通漓江,而西端折北,连接濠塘直近鹦鹉山,将桂林半城环抱,成为桂林城西南的护卫。这种形势、规模至今仍无大变。唐宋时,榕、杉湖在南门城墙外,属外湖。至明初,桂林城向南扩展,榕、杉湖才成为内湖,那时统称阳圹,东为杉湖,西为莲荡。明人邝露《阳圹记》描述是绕湖“临水人家,粉墙朱榭,相错如绣”,而莲荡则是“风开翠扇”,“杜若芳洲”,“红藻白芝”,景象美而慰人。这样的自然环境,自清乾隆以后,逐渐成为桂林地方文人结庐、辟园、聚游之地,一批桂林地方诗人、词家、画师在这里产生、发展起来,将桂林地方文化发展到了历史的一
-
简论如皋印学流派
-
作者:王树堂 来源:江海纵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流派 印学 产生和发展 地方文化 篆刻史 南通 周亮工 青田石 如皋印学流派
-
描述:皋印派”。“如皋印派”活跃在当时扬州和通、如、海、泰地区(当时南通、如皋、海安地属扬州管辖),并影响波及上海、浙江,在明清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南通地方文化写下辉煌艺迹。
-
学校文化应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
作者:胡贵勇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学校教育 教师发展 地方文化 学生成长 关注学生 学生为中心 发展目标 教育教学 教学行为
-
描述:关注学生的成长,所以,学校文化就应该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成长文化。
-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走近南京地方文化
-
作者:吴应海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京市 地方文化 王安石 金陵 秦淮河 吴敬梓 莫愁湖 中山陵 江南 李白
-
描述:宛若是历史在悠悠流过;点缀两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静如处子,似在幽然倾诉;钟山、栖霞山迤逦悠长,延续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