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澄国子监改革与元代的儒学生态
作者:刘成群  来源:成大历史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子监  生态  治术  吏事  「和会朱陆」 
描述:若想用事於當時,則必須向元廷政治生態與北方儒學生態靠近,這勢必又要求他們從內聖性哲學中拔出腳來,向「儒吏並重」的現實做出妥協。
作者:张国宏  来源:秘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履斋稿》  国子监  学士  巴西  翰林  著述  虞集 
描述:、汉时帖跋》等。
试论黄庭坚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作者:孙兰廷  来源: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黄庭坚  西北地区  市易法  学士  涪州  国子监  司马光  太和县  艺术成就 
描述: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因曾贬官涪州,遂号涪翁。他博学多才,散文、诗、词齐工,诗与苏轼,合称“苏黄”,词与秦观,合称“秦七黄九”。书法是宋代四家之一。他的诗文曾得到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赞誉,说“其诗文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人久无此作”。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者,苏门四学士之一。
“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略论元代虞集的政治生涯
作者:郑忠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奎章阁  政治生涯  道园学古录  知识分子  仕宦生涯  国子监  燕铁木儿  经世大典  知止 
描述:“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略论元代虞集的政治生涯郑忠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每个人都在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大舞台上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他们思想着,行动着,也许他们还不曾意识到他们自己思想和行动的背后居然还隐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的盛衰、兴替...
历代编辑列传(二十一)司马光(1019—1086)
作者:戴文葆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编辑工作  编辑方法  十三年  编年史  编辑部  王安石  范祖禹  国子监 
描述:奉礼郎,因侍亲而请求外放,亲丧服满后才改为京官,历任大理寺评事、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及礼部副职,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是讲
试论宋代科学技术兴盛的原因
作者:王星光 张达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科技  手工业生产  王安石  史学家  北宋  国子监  活字印刷术  武经总要  司天监  学术思想 
描述: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而宋代则是发展的高峰。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指出:“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
宋代的太学
作者:张惠芬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  太学生  科举考试  知识分子  司马光  国子监  北宋王朝  学校教育  考试方式 
描述:到了宋代,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后期。一方面,封建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另一方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封建统治的危机日趋严重。北宋王朝面临着如何维护、延续封建统治的严峻问题。北宋中期,先后出现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新政派,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与此同步,学
中国历代名君任官掌故鉴赏
作者:杨法宝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代  朱元璋  九品中正制  王安石变法  国子监  孝文帝  宋神宗  任官  掌故  官吏选拔 
描述: 中国历代封建皇朝的官吏选拔,除了采取“九品中正制”(隋前)和“科举制”(隋至公元1905年)等制度之外,还留下了许多“不拘一格”、鲜为人知的典故和方法。在此,经笔者爬罗剔抉,刮垢磨光,连缀成项,以“典”鉴赏。
从“公车上书”谈科举制度
作者:翁礼华  来源:浙江财税与会计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车上书”  科举制度  翰林院  知识分子  科举考试  王安石  国子监  康有为  明清  应试者 
描述:加进士选拔考试的举人按例补贴一定车马费,俗称“公车”,故以康有为为首的应试举人上书史称“公车上书”。
凌濛初交游考
作者:冯保善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驾初成公墓志铭》  凌濛初  《列朝诗集小传》  《明史》  汤显祖  耿定向  《牡丹亭》  《四库全书总目》  湖州府志  国子监 
描述:凌濛初交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