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籍会通研究
-
作者:郑艳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籍会通 胡应麟 综核 三通 四库提要
-
描述:通”对胡氏的启发或影响;《经籍会通·述源流第一》对图籍存亡曲线的勾勒,《述类例第二》对历代书目的论析,《述遗轶第三》对佚书及伪书的梳理,《述见闻第四》对印刷术和明代书籍流通状况的考量,全书所体现的胡应麟锐意对文化典籍进行会通的思想理念与途径方法,亦即:从纵向上原始要终,贯穿古今,提领起历史的纵剖面,使每一专题性的研讨本末俱在,源流凸显。从横向上面广点密,曲证旁通,把握住事物的横切面,使每一专题性的研讨症结突出,纠葛破解。纵向与横向又融成一体,带出全局眼光,抽取出概要,寻绎出大势来。在异同之间,则扬其长而弃其短,定其得而酌其失,存其瑜而摘其瑕,平情断以己见,合理处置歧说。借用胡应麟在《经籍会通》中反复使用的字眼来讲,其会通之道就是两个字:“综核”。
-
简评《太平寰宇记》
-
作者:李德清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寰宇 太平 乐史 历史地理学 洪亮吉 宋初 四库提要 沿革地理 地理志 五代十国
-
描述:于泛泛而论。吴其昌先生认为:“然类皆泛言其大概;其不易注意之特点,则大都忽略而反未之及也。”《太平寰宇记》确实有“不
-
《丛书综录》疏漏一例
-
作者:叶树仁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渊阁 《四库全书》 《四库总目》 综录 周亮工 师范大学图书馆 文津阁 库本 十七年 四库提要
-
描述:。如文渊阁四库本有3461种,79309卷,而文津阁本据建国后统计,有3503种,79337卷。具体如类书李清《历代不知姓名录》十卷,《诸史同异》六十八卷,周亮工《同书》四卷,均已入《四库全书》,因
-
朱熹《宋八朝名臣言行录》初探
-
作者:叶建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传记 言行录 朱熹 王安石 评论 内容丰富 当代史 宋代理学 四库提要 北宋
-
描述: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国史凡几修,是非凡几易”,
-
金元明诗话
-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 唐宋 四库提要 虞集 己亥 郝经 西域 西山 唐人 七言
-
描述: 金为割据之邦,元明为统一之朝,顾诗坛巨擘,反挺生于前者。所谓巨擘,即《遗山集》之作者元好问是也。好问诗不独为金源一朝之冠,且可接轨唐宋诸大家,而俯视元明作者。其所以能致此者,殆有三端:一日博取前人之所长,兼师而不守一,学古而不摹古。早岁所作绝句《论诗三十
-
毛东堂行实考略
-
作者:周笃文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提要 行实 苏轼 蔡京 集卷 考索 苏东坡 墓志铭 分飞 曾布
-
描述:“初元祐中,苏轼守杭州,滂为法曹,秩满去,已行抵富阳。轼闻有歌其惜分飞词者,折简追还,留连数月,由此知名。然其后乃出蔡氏兄弟之门。《铁围山丛谈》载蔡京柄政时,滂上一词,甚伟丽,因骤得进用。王明清《挥麈后录》又载“滂为曾布所赏,
-
《忠惠集提要》辨误
-
作者:祝尚书 来源:文献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提要 黄庭坚 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永乐大典 四库馆臣 参知政事 曾巩 给事中 苏轼
-
描述:《忠惠集提要》辨误
-
高似孙《子略》简论
-
作者:刘固盛 来源:文献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似孙 道学派 专科目录 四库提要 战国策 评价 王应麟 文化遗产 庄子 目录学
-
描述:高似孙《子略》简论
-
江湖诗人曾极生平事迹考论
-
作者:王宇 来源:文学前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克庄 生平事迹 江湖诗派 蔡元定 朱熹 南宋后期 考论 四库提要 临川 陈振孙
-
描述:关于南宋后期江湖诗派的研究,近年来罕见大的推进,与之相应的是江湖诗人个体研究的寥落,尤其是罹难江湖诗祸的几位诗人(刘克庄除外)迄今尚无深入的考察,曾极就是其中
-
是“误订”还是“误辩”:答陶符仁对《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
-
作者:李裕民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陶符 王安石 诗选 储光羲 宋诗纪事 宋江 宋诗钞 西清诗话 四库提要
-
描述:于是试着作些猜测,仔细读了几遍,终于找到一些,于是撰文作了探讨,提及“欠缺历史修养”、“不太懂考据”等缺陷。我觉得对文学家来说,有一些专业之外的缺点不算什么,就像说历史家欠缺文学修养或欠缺形象思维,都不算什么大问题。我的文章原题为《钱钟书选注宋诗的苦衷和学识上的缺陷———〈宋诗选注〉发微》,在《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3期)上发表时,被编辑改为《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继而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的《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2期)转录,没有想到这样一篇小文章,却引起个别人的不满,招来了一阵狂轰滥炸。2009年4月19日,陶符仁在《东方早报》上发表了一篇《为钱钟书辩———李裕民〈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的“误订”》,文中将我的“猜测”扭曲为“订误”,然后说我“误订”了,把钱自己说的话栽到我的头上,谴责我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