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3
(1)
1997
(1)
1996
(2)
1995
(1)
1990
(1)
1988
(1)
1987
(1)
按来源分组
当代戏剧
(1)
戏剧之家
(1)
老年人
(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戏剧杂志
(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文艺研究
(1)
戏曲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悲喜剧
悲欣交集
浪漫主义
喜剧性
喜剧气氛
喜剧美学
首页
>
根据【关键词:喜剧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谈中国传统喜剧、悲剧与悲喜剧的分类问题:兼论《牡丹亭》悲剧
作者:
范华群
来源:
戏曲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观念
悲喜剧
复合结构
牡丹亭
传统戏剧
喜剧冲突
悲剧冲突
喜剧性
柳梦梅
杜丽娘
描述:
由于我国传统戏剧的喜剧观念与西欧的差距很大,以西欧的戏剧理论为标准对传统戏剧进行分类的结果,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不小的分歧意见。在国内有将浩瀚如海的传统剧目分别浓缩编
悲欣交集--《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前言
作者:
颜长珂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欣交集
《牡丹亭》
《灰阑记》
喜剧性
悲剧因素
《秋胡戏妻》
古典戏曲
郑元和
悲喜
作品
描述:
源自欧洲传统的美学范畴,我国古典戏曲创作和理论
也论《牡丹亭》的悲喜剧性质
作者:
汪芳启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悲喜剧
喜剧性
喜剧因素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
作品
悲剧精神
柳梦梅
描述:
对《牡丹亭》的悲、喜剧性质的认定,是近年来《牡丹亭》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王季思先生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均未收《牡丹亭》,于是,有人不解,为什么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未能入选?当然,倘若《牡丹亭》
痴情才子,血性男儿:谈谈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
作者:
孔瑾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柳梦梅形象
张居正
以情抗理
喜剧性
主考官
杜丽娘
浪漫主义
喜剧形象
描述:
痴情才子血性男儿──谈谈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孔瑾汤显祖的传奇剧本《牡丹亭》,有着以情抗理的深刻思想内涵,如诗如画的强烈艺术魅力;感染着一代代的读者与观众,不愧为伟大的浪漫主义杰作。杰作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局限与缺点,(牡丹亭)自然不能例外。比如对...
吴炳剧作的布局技巧
作者:
于成鲲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性
梅花
吴炳
心经
结构
汤显祖
作品
杜丽娘
情节发展
牡丹亭
描述:
》43出、《西园记》33出、《绿牡丹》30出、《疗妒羹》32出、《画中人》34出。
荒唐梦吟
作者:
胡遐之
来源:
老年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红楼梦》
浮生若梦
汤显祖
曹雪芹
喜剧性
诗歌
现实生活
蝴蝶梦
吟哦
描述:
荒唐梦吟胡遐之我虽是个职业编辑,属于所谓杂家,却雅好文学,尤癖爱诗歌。但长期以来,并无名篇惊世,亦无专集刊行,所谓“衣袋诗人”,敝帚自珍而已。既云敝帚,自无精巧可言,仅或有点实用,即是用以扫除自己心灵一上的一些灰尘。虽无隽语补拙,奇语启愚,尚可壮语振...
笑的艺术:谈吴炳《西园记》的喜剧性
作者:
汪超宏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性
张继
喜剧气氛
偶然性
误会
巧合
吴炳
艺术魅力
情节
设置冲突
描述:
古今中外的戏剧家和理论家都十分重视误会、巧合等偶然性因素在戏剧中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
“笑”不应是喜剧的美学特征:对“喜剧”之美学特征的一种定论
作者:
陈孝英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喜剧性
审美主体
哥德巴赫猜想
审美客体
喜剧美学
主客观统一
幽默
美学研究
内容与形式
描述:
一种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