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洞宗“回互”学说述评
-
作者:潘桂明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临济宗 真如 解脱论 开创者 禅宗 法眼宗 理事圆融 即事而真 唐末五代
-
描述:他们提出了“五位功勋”、“五位王子”、“内绍外绍”、“三路接人”等学说,以分别说明悟解的深浅、解脱的依据,以及接引学人的方式。本文试就曹洞宗“回互”说的有关问题,作初步剖析,以明该宗哲学思想的基本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
榕城小记
-
作者:施晓宇 来源:福建税务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唐末五代 榕树 蔡襄 《福建史志》 北宋 旧城改造 福州西湖 森林公园 别号
-
描述:榕城小记施晓宇福州别号榕城,这是谁也知道的事。就好比上海叫“申城”,广州为“羊城”,南京称“金陵”,厦门谓“鹭岛”一样。福州何以喊作“榕城”?这也是谁也知道的事。民间传说乃典出北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其时的福州太守张伯玉。张伯玉主政福州...
-
北宋两浙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
作者:方如金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末年 两浙路 社会经济 两浙地区 海外贸易 王安石 宋太祖 丝织业 唐末五代 海塘
-
描述: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宋太祖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于975年灭南唐后,吴越北面失去屏障,978年,北宋改用政治压力胁迫吴越降宋,钱俶“遂上表献所管十三州、一军”“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兵十一万五千三十六”,归附宋朝,从此浙江成为
-
唐末五代广西籍诗人考论
-
作者:梁超然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末五代 广西 全唐诗 作品 中原地区 诗话 诗歌创作 胡应麟 中国历史 寓居
-
描述:先开。……”③都是认为自从曹邺以后广西的“文运”才兴起,这是事实。唐五代广西诗人在二曹之后,《全唐诗》中存有作品的,尚有五代时的诗人翁宏、王元
-
论北宋文史哲的重振
-
作者:唐兆梅 唐亮 姜月华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知识分子 文史哲 唐末五代 宋代史学 士大夫 司马光 王安石 北宋王朝 伦理纲常
-
描述:论北宋文史哲的重振
-
韩偓字甄辨
-
作者:陈冠明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唐书 中国文学史 唐末五代 胡震亨 胡应麟 自注 全唐诗 旧唐书 胡仔 陕西西安
-
描述: 韩偓,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唐末五代著名诗人。有《玉山樵人集》、《香奁集》等行世。对于韩偓,有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这就是关于他的字的问题。韩偓字有三说: 一、致光说:韩偓《旧唐书》无传,《新唐书》有之,作“字致光”。此外有:宋钱
-
论刘恕的史学
-
作者:宋衍申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十国 史学家 资治通鉴 北宋时期 王安石 唐末五代 十三年 魏晋南北朝史 史事
-
描述: 刘恕(道原)是我国北宋时期的第一流史学家,但是长时期学界仅仅把他当成《通鉴》的同编修,司马光的助手来看,也只是论到司马光或《通鉴》时,才附带提到他;即使有为他做专论的文章,也多是论他在《通鉴》书局中的地位、分工而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
-
北宋的厢兵制度
-
作者:张德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王朝 藩镇割据 资治通鉴 军队 统治者 唐末五代 京师 王应麟 文献通考 公元
-
描述:,其厢使掌城郭烟火之事,而军旅渐有厢军之名。……(宋兴),而天下镇兵通谓之厢军。北宋立国之后,为了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拥兵自重故态复萌,对藩镇之兵进行了拣选。精兵悍卒,选送京师,组建成禁兵。地方州军所剩,大都是老弱病残者,如何处置这些人,关系到新兴政权的稳定与否。南宋人吕中曾针对宋初拣择士兵一事评论说:“夫兵之冗不难于汰而难于处,籍其力于强
-
西崑体的盛衰与宋初诗风的演进
-
作者:秦寰明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杨亿 发展史 宋真宗 王安石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唐末五代 士大夫 汉武帝 晚唐体
-
描述:,我们认为,把西是崑体视为晚唐浮靡诗风的余绪是不够正确的,相反,它翦五代旧习;把西崑体称为宋初诗坛上的一股逆流也是不公允的,它在唐宋诗的艺术之变和宋诗发展史上应有一定的地位。
-
固始迁闽考
-
作者:劉琳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固始 唐末五代 福建 宋代 移民史 文集 福州 泉州 酒文化 王安石
-
描述:考》卷一一载,到北宋元丰三年,福建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