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的诗论及其诗
作者:姜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陶渊明  诗论  诗歌风格  田园诗  江西诗派  哲理诗  题赠诗  《大雅》  “本心” 
描述:陆九渊的诗论及其诗
音乐·诗·生命泉——评《刘绍荟画集》
作者:李启军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响曲  音乐  民间故事  哲理诗  色彩  生命  云南傣族  画集  西双版纳  线条 
描述:感人的音乐氛围。“第一乐章”暖色
走出庐山看庐山
作者:李贤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山  王安石变法  《题西林壁》  河南汝州  创作冲动  哲理诗  苏轼  不同角度  文学家  李贤 
描述:走出庐山看庐山李贤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谪居黄州。当了4年团练副使之后,于元丰七年(108年)四月下旬.在调往河南汝州赴任期间,他第一次游历庐山。前后历10余大,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上到山下,跋山涉水,游历了庐山诸峰,然而哪里是庐山的真...
说禅趣诗《题西林壁》
作者:周正举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趣诗  苏轼  哲理诗  佛理  禅诗  海月  王安石  庐山  禅宗  禅理 
描述:苏轼《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人都说此诗是一首哲理诗。我却认为,此诗是一首禅偈。苏轼所处的时代是禅风大炽的时代。苏轼被人称为“五祖戒禅师之后身”。他从年青起就深受佛教的影响,通判杭州时常听海月大师惠辩宣讲佛理,“百忧冰
朱子诗论
作者:朱杰人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子  哲理诗  理学家  诗歌创作  风景诗  胡应麟  山水诗  玄言诗  文学家  中国南方山区 
描述:的伟大
两首风格迥异的哲理诗——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与苏东坡的《题
作者:王志尧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飞来峰  庐山  风格迥异  哲理诗  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  创作思想 
描述:》和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这两首七言绝句来作比较,虽不能以此论定二人的全部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但透过这个小洞天的窗口,亦不难从中窥出端倪。
教孩子学古诗的技巧
作者:吉联军  来源:健康必读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语言能力  子学  古代诗歌  儿童语言  王安石  文化遗产  风景诗  中华民族  哲理诗 
描述: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风景诗宛若一幅优美的画卷,叙事诗如一个动听的故事,而哲理诗将深奥的哲理蕴藏在简单易懂的诗句中。儿童学习古诗不但有益于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益于培养他们的美学鉴赏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二~四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高峰期,此时便可以开始教
寓物说理而不腐(谈朱熹的哲理诗)
作者:卢斯飞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哲理诗  道德修养  广西师范学院  王安石  哲学思考  《游褒禅山记》  有德者必有言  学术思想  现代主义 
描述:寓物说理而不腐──谈朱熹的哲理诗卢斯飞(一)哲理性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它蕴含在历史上各种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之中。这些创作通过形象体现出作者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启发人们对未知领域探索和思考,在审美感受中带有理性的内容,因而受到很高的评...
《庄子》意象感应
作者:姚光义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意象表现  思维科学  散文诗  感应  发展创造  胡应麟  文学艺术  哲理诗  小说 
描述: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庄》、《列》最近诗.”其实,不仅可以把《庄子》看作具有丰富的意象的散文诗或哲理诗,我们还发现《庄子》中有意象小说的肇始之作.宏观地观照《庄子》中的意象,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发现其中凝聚着文学艺术、哲学、思维科学等方面发展创造的因素.
宋代哲理诗杂谈
作者:董水龙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诗  艺术修养  人生哲理  苏轼  诗趣  庐山  王安石  杨万里  理趣  诗歌 
描述:性,又富含哲理,诗趣和哲理一并表现得那么含蓄、自然,不露痕迹。且看苏轼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