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
按年份分组
2010(3)
2003(1)
2002(1)
按来源分组
華岡社科學報(1)
有鳳初鳴年刊(1)
國文學誌(1)
東海中文學報(1)
其它(1)
相关搜索词
论秦简中遣册量少的原因
作者:杨志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簡  遣冊  周禮 
描述: 首章對近年来秦簡的出土與發掘情況做简要介紹,並通過與楚簡和漢簡出土情況進行對比,引出秦簡中遣册數量少這個問题。 第二章對秦簡中遣册數量少這一现象的原因進行探討,主要從秦未遵循周代禮樂文化的表现,秦未遵循周代禮樂文化的原因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秦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文化,根掾自己的標準,對外來文化加以吸收與利用。 第三章結論。秦简中遣册數量少,是因為遣册乃周代丧葬制度的内容,秦未從根本上接受周的禮樂文明,未嚴格遵循周禮闗於丧葬的繁鎖规定,故秦簡很少有遣册。
以《周禮》論青銅「旅」器
作者:賴秋桂  来源:東海中文學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禮  兩周青銅器銘文  旅彝  陳設 
描述:可與青銅器銘文相比對,藉以證明「旅」器乃指有陳設功用之器。 本文將青銅器銘文分門別類,先突顯「旅」器的功用,再比對《周禮》的經文,找出兩種語料重疊的部分,推論出「旅」的訓詁方向。最後,再佐以《儀禮》及更多他類文獻來支持此項推論。
王政想像:《周禮》行政建構探析
作者:高大威  来源:國文學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周禮  周官  行政  官聯 
描述:知。 從儒家經典的角度觀之,《周禮》最值得關注者乃在於整個組織架構背後那套「所以然」的根本想法,即所謂的「王政想像」此所以本文設之為研究焦點,試以該職官表的原始設計作為基本線索,加以探析。 本文分為六節:第一、「探討《周禮》行政體系的基本理據」,此說明本文乃依《周禮》同類職官中命階最高者作為擬定分支部門的屬級,並言其緣由。第二、「《周禮》的行政體系」,敘述《周禮》所載全部職官的併合依據,並且實際進行併合;內中易生疑義部分亦於此分別探討。第三、「行政體系及其單位」,本節依照前節之結果,歸納出其行政體系圖。第四、「行政體系中的特殊現象及其檢證」,針對前面數節的研究成果,將所呈現的特殊問題加以分疏;並依各職官原職等分別取其上限以定值,由「下士」向上至「公」,依次代入一、二、三、四、五、六、七之值,而後綜合之,以求天、地、春、夏、秋、冬五官(按冬官部分原闕,故略之)各個之總值與等第。第五、「《周禮》各官的聯事情形」,進一步探究《周禮》各官的「官聯」情形。第六、「秋官的特殊現象及其內在意義」,《周禮》行政體系反映於「秋官」的現象最為特殊,此即針對其蘊含之內在意義加以探討。 綜括而言,本文乃就普遍層面入手而以特殊問題之追索終結;在其思想觀念方面並未預存任何後天的假設,乃藉客觀展現者實際分析,俾以增進吾人對《周禮》整體而深入的認識。
考察熊十力論《周禮》「出于孔子」脈絡本原
作者:曹任遠  来源:有鳳初鳴年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熊十力  周禮  周官  孔子  典範性 
描述:的價值判斷。學者們並以此價值判斷作為基礎,來瞭解《周禮》成書的時代究竟為何?但熊氏主張《周禮》「出于孔子」,其說異於前人,因此筆者撰此文嘗試探討。 對本文所探究之問題。筆者分三部份進行處理。首先,探討熊十力如何聯結《周禮》與孔子。其次,討論熊十力對《周禮》「成書」問題的看法。最後,考察《周禮》「出于孔子」的主張有何意義。 若將以上三部份再細分。則第一部份中,筆者先探討《周禮》與《論語》之間的關聯性,其次探究《周禮》與孔子之間的關聯性。而第二部份中,筆者先討論熊十力為何需探討《周禮》成書問題,其次探究熊十力為何又不確定《周禮》成書時代。最後第三部分,筆者先探討孔子賦予《周禮》何種意義,並據此再探究《周禮》成書「出于孔子」到「至遲在戰國初期」所蘊含的意義。
周禮中的「人民」
作者:賴祥蔚  来源:華岡社科學報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禮  周官  周朝  西周  周公  人民  權利  義務  城邦  編戶齊民  王安石 
描述:義務部分,周禮所述及的包括了賦稅、兵役、及教育三大項,而且相關的說明不厭其煩、十分詳細;最後,關於人民的權利部分,周禮提及的相對有限,而且不管是參政權或受益權,限制均多,可發揮的空間則少。由此不難發現,周禮思想中的人民,實應處於一個相當被動的地位。他們被期望負起生產、衛戍、自保等各方面的義務,但相對而言,政府反餽的卻相當有限,甚至還對人民活動多所限制與禁止。 這樣一套嚴密的制度設計,在某些內容上的確相當吻合眾多研究先進對於周朝政治與社經環境的考據;但是不可諱言的,有些內容也與歷史考據有所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