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亮工家世考
-
作者:朱天曙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家世
-
描述:清初周亮工是著名的艺术鉴藏家,但其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根据《周亮工全集》及相关资料,考订周亮工的家世。
-
周亮工的艺术交往与收藏
-
作者:董博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周亮工 艺术交往 艺术交往 收藏 收藏
-
描述:变化,艺术交往与其官宦生涯是密不可分的;次章来谈周亮工的收藏,他的收藏是与他的艺术交往有着密切联系,也可说其次章是首章的一个再续;末章总结性的谈周亮工在其一生交往的过程中在绘画审美上的变化,以及在品评绘事之上的艺术见解,这是与其交往收藏密不可分的。 周亮工处于民族更迭的时代,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他出仕清朝,虽世人对其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他的出仕为他追求艺术提供了可能,政治生涯与艺术生涯交相呼应,这也是本文要阐明的论点。因此通过研究他广泛的交友圈,亦可对当时书画世界窥其一斑,亦可洞知其时代之审美思辩,艺术思潮。
-
周亮工年谱
-
作者:孟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周亮工 年谱 年谱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
-
描述:有政声。曾经舍命抗清,终又俯首降清;所至士民爱戴,却又两度见劾,两陷囹圄。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成就了周亮工谜一样的人生。周亮工好读书,喜诗文,虽干陬囹圄,未尝一日废吟咏。诗文而外,雅好书画、印章,收藏甚富。善书,能画,间亦好为拆字家言,决人休咎,每多奇中。性喜与士接,遇有一艺一能一技之长者,奖掖之唯恐不及,生平为贫士刻集无数。著述甚夥:诗文力矫晚明浮靡轻佻之风,苍凉悲慨,颇具时代气息;杂著多种,或记遗闻旧事,或记画人、印人行迹,或记宦地风土物产、风俗人情,史料价值甚大;编纂之作又有多种,文选、尺牍选、画册、印谱,当日文坛、画坛、篆刻界之态势,尽现其中。二臣心事,一生艰险:曾经荣耀辉煌,亦曾濒临绝境;曾经意气风发,终归心灰意冷。“五十九岁,……一夕慷慨太息,尽取生平著作与板行者尽毁之”(《旧谱》),亮工晚年显...
-
清初词人周在浚
-
作者:魏瑾瑾 来源:华章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水轩唱和 秋水轩唱和 周亮工 周亮工 苍劲遒健 苍劲遒健
-
描述:周在浚,清康熙前期词坛上一个重要人物,在当时主持了一场颇有影响力的词唱和活动。其词劲拔苍遒,感情诚挚,主体抒情色彩浓厚。
-
周亮工与中州
-
作者:黄玉琰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周亮工 中州 中州 诗歌 诗歌
-
描述:周亮工为清初大吏,交游极广,著作甚富。但一生屡踬屡起,命运多舛。其与中州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仅籍贯于此,且与中州诗人交往颇多,对中州山川风物感情深厚,在诗歌批评上也有自己的独特心得,对丰富清初诗坛具有积极意义。
-
周亮工交游若干问题考证
-
作者:孟晗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周亮工 交游 交游 考证 考证
-
描述:关于周亮工的交游,有些史实或模糊不清,或讹误袭延,或意见相左,亟待澄清.对明崇祯三年(1630)与黄宗羲、俞琬纶的交往问题,陈洪绶定香桥为周作画的时间问题,擢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与与林云凤病卒问题,方以智高座寺为周题画的时间问题等,略作考证,以订前人(詄).
-
《闽小记》中周亮工“七不解”浅释
-
作者:施晓宇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周亮工 《闽小记》 《闽小记》 “七不解” “七不解”
-
描述:清人周亮工在闽生活前后长达12年之久,故其所著《闽小记》对福建各地的风土民情、物产习俗,以及人文景观,都做了详细记载。他在卷一中自述:"予在闽前后十二载,有不解者七。"本人在此试以解释,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
从《印人传》论周亮工的印学观
-
作者:朱天曙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周亮工 《印人传》 《印人传》 印学观 印学观
-
描述:"、"分"、"古意"、"时风"以及明代诗风变迁等观念,在《印人传》中得到体现。
-
周亮工的诗歌研究
-
作者:魏瑾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心迹与行迹 诗歌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
描述:与情感来源的内外因素。周亮工经历明清鼎革时期翻天覆地的朝代变迁,由明入清,并在新朝波谲云诡的政治统治下承受着悲痛的人生境遇。其一生仕途颠荡,屡踬屡起,三仕三已间几乎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周亮工前明任职潍县,并于清军入主中原时,组织领导“潍县保卫战”,抵御了清军的攻略。明朝覆亡,仕罢。后主动降服清朝,入清为官。闽南为宦八年间以文人建武功,以书生领兵事,功绩显著,在擢升之势态中遭始料不及的弹劾,仕遂罢且入狱六年,几死,幸遇赦得释。康熙二年(1663),受召出仕,宦途平顺之际命运重蹈覆辙,再次遭劾,被革职逮问。结难之际于一夕慷慨叹息,做出尽焚平生著作的惊世骇俗之举。终获赦,晚年往游吴越间。其一波三折,跌宕坎壈的人生经历于其内心处烙下凌乱而深邃印迹。第二章介绍周亮工的交游。周亮工一生交游广泛,为人笃挚于朋友,在其升沉起伏的人生道路上,结识到许多身份、性格各异的人士。在与这些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们或是曾对周亮工内心产生某种触动,左右了他的想法,或是成为周亮工一路走来同甘共苦过的扶撑力量。通过这些人对其的评价和态度也可窥知周亮工其人与他的某些心绪以及他所具有的影响,最终体现的是像周亮工这类的汉族士子在清初满族统治下的生存状况。第三章解析周亮工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周亮工戎马案牍之暇,不辍吟咏,其诗歌浸润与流动着他的心血。其个人咏怀诗,渗透着现实遭际的纹理,承载着内心的悸动,流露出他内心丰富复杂幽微的情感,同时也刻入了那段历史的印迹。赠答酬唱诗,个中无虚与委蛇,应酬敷衍的浅率,多具深情厚谊的真况味。咏物写景诗,或托物言志,寄情于景,或描摹物态,穷形尽相。战争诗,反映出明末清初战争动乱的历史境况与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题画诗,是周亮工画艺与诗歌艺术结合的展现。第四章论述周亮工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周亮工推崇与重视性情,其诗歌感情浓重,一往而情深,因之可歌可泣。语言锤炼,结构章法抑扬顿挫,体现其锻字熔句,巧于构思的诗学功底。诗风则不拘一格,力求多样。
-
周亮工《读画录》及其画事研究
-
作者:郭奕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读画录》 画评
-
描述:为鉴藏家、画评家的周亮工的完整形象,并总结出周亮工的画评特点与审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