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杨璐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理学  心学  宗朱兼陆 
描述:熹的理学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融合了陆九渊的心学。在介绍吴澄理学思想的时候,从“理气论”、“太极说”和“性情论”三方面入手。朱熹学说对吴澄影响很深,他的哲学思想的基础来自朱学。其实不仅仅是朱熹学说影响了吴澄,中国哲学史上其他著名理学家的思想也在吴澄的哲学体系中能观察到踪迹,所以吴澄所研究的哲学内容也逃脱不出理气、心性、善恶等基本的哲学命题。吴澄的哲学思想中的心学理论一方面弥补了理学的不足,强调不仅仅要注重外部世界的作用,还要重视本心的发用;另一方面,也把心学拉出了偏向于虚空和玄学的尴尬境地。心学和理学虽理论基础不同,但毕竟同属儒学的范畴。所以有些共同的命题是这两个学派都非常感兴趣,而且讨论非常多的。吴澄的学说当然也不能逃开这些命题,但吴澄的研究带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即在讨论这些范畴和命题的过程中融合朱陆学说。使自己的研究既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很好的践行效果。吴澄学说宗朱兼陆的鲜明特点,以及他对理学和心学的融会贯通所做的贡献,使得他的学说在宋元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当时的学者所推崇。不仅如此,他融汇理学和心学的这种做学问的思路还启发了宋明理学后期的集大成者王阳明,而且还对清代考据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吳澄《禮記纂言》研究
作者:朱娜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禮记纂言》  价值 
描述:从解经方式上看,吴澄虽然重视义理的阐发,但并不轻视对于名物训诂的的考察。第三章考察了《礼记纂言》的优点、不足,及其价值。其《礼记纂言》以汉学为根基,博采宋人众说,而又能在众说纷纭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吴澄对《礼记》一书的全新阐释,为後世呈现了一部出色的《礼记》学著作。
吴澄“和会朱陆”的思想研究
作者:黄义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和会朱陆  理气未始相离  心事不离 
描述:上的差异。在心性道德修养和治学方法上,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通过“道问学”来格物、穷理以求圣贤之道;陆九渊则主张要“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通过“先立乎其大”、“发明本心”即“尊德性”来达至圣人之境。此是朱陆在修养方法上的重要差异。吴澄在本体论上提出了“理气未始相离”的思想,理气不离则“理”与“事”、“心”与“事”不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朱熹的“理本论”与陆九渊的“心本论”思想;在心性道德修养和为学之方上,吴澄提出以“尊德性”为体、“道问学”为用,既反对“博展于外而无得于内”,也反对“专求于内而无事于外”,从而调和了朱熹的“道问学”与陆九渊的“尊德性”思想。吴澄的志向是要沟通朱陆,形成涵盖天人、明体又达用的全体大用之学。通过探讨吴澄理学“和会朱陆”的思想特征,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
论元人吴澄题画诗的特点
作者:王素美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题画诗  特点 
描述: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题画诗相比,吴澄的题画诗有如下特点:能透视元画特点,把握元画的艺术精神;以画面为依托,讽谕时政、寄旨画外;借助画面宣扬其会合朱(熹)陆(九渊)的理学观点,将隐逸诗情付于画卷,使山水画具有无限深意。
理学家的视角,儒者的情怀:论吴澄丧乱诗的特点
作者:王素美 王星汉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丧乱诗  特点 
描述:吴澄(字幼清,晚称伯清)江西崇仁人,他的丧乱诗受其“会合朱、陆”(朱即朱熹,陆即陆九渊)的理学思想影响,再现了元灭南宋的历史事实,具有真实性、全面性、整体性的特点;其诗表现丧乱中抗元英雄的人格精神,还具有内外兼顾,深刻透辟的特点。就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传统的丧乱诗的突破。
吴澄论“尊德性”与“道问学”
作者:吴立群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尊德性  道问学  进德 
描述:,若“知而不行”则不可谓真知,视“尊德性”高于“道问学”。吴澄认为,为学应以“进德”为本,才能回到儒家“一以贯之”的轨道上来。
吴澄《道德真经注》试论
作者:刘固盛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道德真经注》  老学 
描述:本文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出发,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的解《老》著作《道德真经注》的主要思想,认为其中的以“理”解《老》,不仅反映了元代老学发展的独特风貌,而且可以看出作为理学家的吴澄在思想领域的许多重要建树。
吴澄学术观点初探
作者:肖培胜 张玉才  来源: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不居集  外损  理脾阴 
描述:吴澄学术观点初探
加减中和理阴汤治疗小儿厌食证50例
作者:唐林容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中和理阴汤  脾阴虚  小儿厌食证 
描述:运用吴澄中和理阴汤为主,从脾阴虚角度治疗小儿厌食证,取得较满意疗效。本组观察50例,痊愈45例,好转5例。
吴澄与宋元之际江西地区文学批评的风尚
作者:刘明今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江西  文学批评 
描述:宋元之际,以吴澄为代表的江西地区的文学批评有特殊的风尚。他们肯定宋诗的新变,反对盲目拟古,主张诗要表现真我。这种主变、主今、主我的见解,对当时笼罩整个诗文批评领域的复古思潮,是有力的针砭和批判。这一理论上新的探讨,对晚明性灵说的兴起自有其先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