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古诗文积累
-
作者:顾永丰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积累 名句 杜甫 语文课程标准 龚自珍 刘禹锡 白居易 王安石 句子
-
描述: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鸟"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抒发感情的古诗文名句。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多读书方能落笔有神
-
作者:王立 来源:学问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运笔 南宋诗人 三种境界 王安石 杜甫 文章 陆游 惊风 名句
-
描述: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曾吟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名句。南宋诗人陆游,在《读书》一
-
点金成铁(外一篇)
-
作者:赵丽宏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蓝印花布 唐人 唐诗 批评 麻纱 欧阳修 名句 中国 春风
-
描述: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
-
2009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100题
-
作者:任爱玲 来源:试题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滕王阁序 苏轼 李白 杜甫 王安石 陶渊明 点专题 李清照 辛弃疾 名句
-
描述:姥吟留别》)
-
说“诗眼”
-
作者:何西来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王安石 孟浩然 论诗 中国古代 云梦泽 名句 鉴赏 诗话 唐人
-
描述:中国古代的诗话家论诗,是很讲究"眼"的,称为"诗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因而评家重视,诗家更重视。诗眼有两指:一指句中之眼,一指篇中之眼。说的是诗句、诗篇中最为传神,最为灵妙,最让鉴赏者赏心悦目、拊髀称奇之处,因而也往往是诗人用力最勤之处。
-
名句溯源辨考两例
-
作者:郑苍钧 郑钦南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滕王阁序 王安石 辨考 王勃 溯源 名句 初唐四杰 无不为 都督 李白
-
描述:一凡读过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滕王阁序》的人,无不为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所倾倒。滕王阁之所以叫滕王阁是因为这座名楼是滕王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第十九子)在高宗永徽四年(653)任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廿二年后,即
-
语文教学中词语锤炼探析
-
作者:夏湘传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语锤炼 王安石 修辞艺术 表达效果 语文教学 成功范例 名句 动词 性格特征 鲁迅
-
描述:择的词中选择了“绿”,取得了最好的表达效果,可以说是词语锤炼的成功范例。 词语锤炼的范围极广,很难用几条规则加以概括。下面我就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在词语锤炼中必须注意的方面。 一、词语锤炼,力求用词简练 所谓简练,是指词语在内容上要有较强的概括性,能够用最经济的词语,对纷繁复杂的食物和现象进行准确、凝练而形象的表现。我们常把那些废话满篇的文章称为“又臭又长”,这种文章,就是犯了不简练的毛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仅用“环滁皆山也”5个字,就交代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省却了许多繁文,是用词简练的典型例子。鲁迅先生也说,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他的杂文和小说,总是那么精练,没有什么累赘多余之词。 教学中要用词简练,尤其要用好动词,因为动词往往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文艺作品中更是如此。
-
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感题材文学作品的学习
-
作者:张方健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情感 学习 题材 元好问 牡丹亭 汤显祖 名句
-
描述:?谁不赞叹?谁不欣赏?
-
寻源话名句
-
作者:武俊平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名句 晏几道 青梅 经典 党人 内心世界 金钗 重心 寻源
-
描述:[经典名句1]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名句由来]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练习12 名句名篇(2)
-
作者:胡兴桥 来源: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陶渊明 白居易 名句 练习 空缺 刘禹锡 杜甫 王安石 夜雨
-
描述:有期,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