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视野下的因袭与点化
-
作者:张兴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李清照 唐诗三百首 晏几道 升堂入室 情景交融 落花 毛泽东同志 名句 雨燕
-
描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或曰"不会吟诗也会偷"。所谓"会吟"、"会偷",即善于因袭点化,推陈出新。因袭是古人用功入门的捷径,点化是大方升堂入室的秘诀,历代文豪莫不经由此道而成名成家。"秋风起兮白云飞","兰有
-
浅谈“诗眼”
-
作者:李盛仙 来源:长白山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生动形象 诗词 精炼传神 王安石 形容词 名句 春风 境界 艺术感染力
-
描述:。说到"诗眼",人们总爱举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名句。诗中的"绿"字就是"诗眼"。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复改为"满"字
-
领跑高考:语言知识及语言表达集训专列 第十二节 名句名篇
-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高考 语文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蜀道难 空缺 陶渊明 李白 王安石 孔雀东南飞 司马迁 李商隐 语文
-
描述:不会失分。要充分注意《考试大纲》中常见和名句两个词语。
-
王安石毁稿
-
作者:胡明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作品 文学家 政治家 北宋 雷同 江南 名句 杰出 春风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十分注意锤炼自己的作品,脍炙人口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经过反复推敲后才选定的。他写的诗文都有
-
情景式名句默写设计50例
-
作者:蔡目杰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名句 王安石 琵琶行 北固亭 情景 化用 描写 永遇乐 苏轼
-
描述:情景式名句默写设计50例
-
陆游《游山西村》
-
作者:郭英德 刘灿章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游 山西 唐宋诗 名句 柳宗元 王安石 赏析 重水 弹丸 唐人
-
描述:陆游《游山西村》
-
默写填空选萃
-
作者:徐逢春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王安石 作家作品 填空 文学 人教版 古今中外 陶渊明 常识 名句
-
描述:默写填空是高考常设的题型。从近三年使用人教版教材的省、市的试题看,内容既有名篇之句(不一定都是名句),又有文学常识。名篇之句出自课本要求背诵的章节,文学常识涉及古今中外作家作品的有关情况。这里笔者
-
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考点精讲精练 专题12
-
作者:王学华 来源:试题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文学体裁 陶渊明 常识 空缺 苏轼 司马迁 王安石 点专题 模拟
-
描述:一、考点分析《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要求是: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初、高中语文课本所涉及的选用其作品的作家或者在单元知识短文和课本注释中介绍过的一流作家(这里也包括一些古今中外作家,他们的知名度较高但没有文章入选课文)。应识记
-
“炼字”显真功
-
作者:包虹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写作 语言表达 作者 贾岛 春风 字表 游戏机 情绪 名句
-
描述:大家一定听说过王安石诗作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的绿字,作者曾选用过到、过、入、满等字,但总觉得不满意。最终突然想到了绿字,顿觉这个字表达的意
-
开心校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意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老师 马铃薯 军训 新生 名句 栽树 黄鹤 训练 大学
-
描述:学生背名句老师问:千里之行的下半句是什么?学生答:万里无云。老师问:前人栽树的下半句是什么?学生答: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