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2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3)
地方文献
(4)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2
(4)
2011
(7)
2009
(5)
2001
(8)
1999
(5)
1997
(5)
1996
(12)
1994
(9)
1991
(5)
1984
(1)
按来源分组
管子学刊
(5)
语文教学与研究
(2)
广西商专学报
(1)
西域研究
(1)
文史哲
(1)
中州今古
(1)
安徽省情省力
(1)
金色年华
(1)
满分阅读(高中版)
(1)
文艺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司马迁
金山寺
得名
故城
庄子研究
得声
王安石
秦王
社会风气
科举考试
直笔
国人暴动
神宗
秦始皇
疑问代词
知识分子
太史公
多角度
奴隶主
咏史诗
孔子
士大夫
地理志
大夫
商品经济观念
困难时期
孔子弟子
国家控制
圣人之道
孔子作《春秋》
首页
>
根据【关键词:司马迁】搜索到相关结果
128
条
考据与研究--从年谱的编写谈起
作者:
徐朔方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年谱
考证
王安石
司马迁
王廷相
描述:
本文系作者为《明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一书所撰写的前言。作者从年谱编写须实事求是的科学性谈起,阐述了作为文史研究工作的基础──考据学的重要性,并以某些历史人物的个案为例,探讨了考证的若干方法问题。本文涉及到考据与研究的关系问题,对于理论研究工作者当有所启发。
苏轼为何大骂
司马迁
?
作者:
阿扶
来源:
满分阅读(高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司马迁
高级领导干部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
描述: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很有名的一个人了。他官当的也不小,虽然在官场上他不总是那么得意,虽然他不曾像王安石那样做过宰相,可是他终究不是一个小官吏,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高级领导干部。
留份寂寞给生命
作者:
熊春茂
来源:
金色年华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
寂寞
乾隆皇帝
《史记》
金山寺
司马迁
传说
描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安徽博览:南陵县和赭圻古城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省情省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陵县
《太平寰宇记》
古城
安徽
司马迁
得名
辞典
描述:
置县得名。
韩信出生及其少年时期生活属地考
作者:
毛立发
来源:
中州今古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
少年时期
淮阴
司马迁
韩信被杀
《太平寰宇记》
南昌
《十七史商榷》
《舆地纪胜》
故城
描述:
韩信出生及其少年时期生活属地考
全国庄子研讨会综述
作者:
王萍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研讨会综述
庄子思想
东明县
司马迁
《太平寰宇记》
道家思想
山东大学学报
老庄哲学
庄子研究
描述:
全国庄子研讨会综述王萍全国庄子研讨会于1995年11月8日至10日在山东省东明县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河南等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议围绕庄子故里、庄子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一、庄子故里庄子是我...
籍端水、独利河、苏勒河名义考──兼谈“河出昆仑”说之缘起
作者:
李正宇
来源:
西域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
蒲昌海
《山海经》
蒙古语
上古音
昆仑
《禹贡》
《太平寰宇记》
司马迁
得声
描述:
籍端水、独利河、苏勒河名义考──兼谈“河出昆仑”说之缘起李正宇一、算来川、锡拉古尔、西喇郭勒、苏勒河,乃黄河之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地区记载很早的一条河。酉汉时叫做籍端水,《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冥安县条班固原注云:“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
从“兵器的轻重”到“中西的贯通”
作者:
王德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王安石
《说唐》
兵器
《荷花淀》
阅读中
想象与联想
亚里斯多德
司马迁
项羽本纪
描述:
从“兵器的轻重”到“中西的贯通”
也读《孟尝君传》
作者:
陈剑锋
来源:
广西商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战国策
公孙弘
秦王
五生子
诸侯
司马迁
王权政治
最高统治者
描述:
也读《孟尝君传》
谈评价孟尝君的角度与歧点
作者:
谢元鲤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评价历史人物
齐国
司马迁
歧点
王安石
国主义
历史研究
公孙弘
司马光
描述:
谈评价孟尝君的角度与歧点谢元鲤确立一个评价孟尝君的标准或原则,是大家取得共识的基础。诚如著名史学家李侃先生所说"原则不是研究历史的出发点,但不等于研究历史可以没有原则和不要原则。"(李侃《严峻的历史和史学的虚实》《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第115页》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