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台谏“必预经筵”政治模式的形成:以董德元为线索的考察
-
作者:董文静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模式 台谏 经筵 董德元 士大夫政治传统
-
描述:政治一并强势恢复,在绍兴和议后稳定的大环境之下,将士大夫政治和皇权同时推向顶峰.这个过程造就了南宋初期士大夫政治选择、社会走向和思想转型的空间.这种模式,为中后期专权宰相所效法.南宋政治模式不仅在当世,对后世也有着遥隔时空的影响.南宋何以权相辈出,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则透过对南宋政治模式的阐释,从根柢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王安石变法与台谏
-
作者:贾玉英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台谏 御史 谏官 反变法派 拥护变法派
-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的一次重要改革。本文在系统考察王安石与反变法派台谏官的斗争、王安石运用台谏的措施、台谏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等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王安石变法成败与台谏的密切关系,充分肯定了王安石不避矛盾,不恤人言,大胆使台谏为变法服务的做法。
-
南宋台谏取代执政政治模式的形成:以董德元为线索的考察
-
作者:董文静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谏 执政 君相关系 董德元 政治模式 秦桧
-
描述:台谏群体的典型代表。对南宋时期台谏群体的考察,可看到南宋时期执政免,即以台谏代之这种特有的政治模式形成背后,是两宋宰执群体来源的变异,以及南宋时期台谏文书制度的变化。这对于南宋出现的权相政治,有着极大的影响。
-
论北宋党争的起因
-
作者:罗家祥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王朝 朋党倾轧 北宋党争 王安石 欧阳修 集团内部 官僚士大夫 统治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台谏
-
描述:史的某些特点,本文拟从三方面对北宋党争的起因进行考察。
-
新发现的秘史:司马光与宋神宗密谈实录
-
作者:李裕民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司马光 秘史 王安石 新发现 台谏 熙宁 吕惠卿 君侧 苏武
-
描述:新发现的秘史:司马光与宋神宗密谈实录
-
台谏与宋代改革
-
作者:贾玉英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谏 谏官 范仲淹 王安石变法 反变法派 庆历新政 御史中丞 司农寺 熙宁 青苗法
-
描述:宋代真正称得起改革的,一是庆历新政,二是王安石变法。御史和谏官在这两次改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台谏与宋代改革的关系,略抒管见。 台谏与庆历新政 宋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和台谏有不解之缘,从新政首领范仲淹的上台到新政的彻底失败,无不与台谏密切相关。
-
宋代台谏监察的衰落与熙宁变法述论
-
作者:季盛清 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台谏 变法派 监察制度 监察官员 王安石 监察御史 反对派 吕惠卿 述论
-
描述:衰,从此日趋衰败.本文拟就宋代台谏监察的衰落与熙宁变法的关系及其经验教训,谈点粗浅的看法.
-
戏弄道德
-
作者:李恩柱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泛化 王安石 宋代 宋朝 皇帝 士大夫 统治者 变法 现象 台谏
-
描述:宋朝的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绪比较炽热。这样说,不仅因为有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警句在,主要是士大夫群体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精神上比较自由,说话办事不必绕弯子,没有战战兢兢、恐惧怀危之感。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能够免除人的精神恐惧,无论如何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