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序
作者:王水照  来源:书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浩君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  序言  古代文学研究  唐代文学 
描述:《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序
一鸟不鸣山更幽?
作者:小撰一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钟山即事》  艺术效果  中国  古诗  古代文学研究 
描述: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诗中有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幽”为人称颂。王安石《钟山即事》则写“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忽略了鸟鸣反衬“万籁俱寂”的艺术效果。——小撰一稿
论吴噔的山水诗
作者:王素美  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古代文学研究  诗歌  艺术特色  吴澄  山水诗  理学 
描述:吴澄的山水诗代表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一是他的山水诗融有丧乱的色彩,反映了国土沧亡的衰伤;二是吴澄的山水诗似人文意象构诗,表现诗人的主体意识;三是吴澄的山水诗重视神拟,善于以画家的笔触捕捉山水中的画意,将祖国山水描绘得如诗如画,这些都将为研究元代山水诗提供资料。
兴及兴诗探源
作者:贾晋华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诗”  探源  《周礼》  学科综合  发展演变  记载  兴诗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描述:《周礼》记载了“六诗”这一术语,但并未给予详细解释,後代解说纷纭,但迄今未有令人满意的结论。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重新审视《周礼》这一记载,肯定“六诗皆体”说,探讨兴诗存在的可能性,并追溯兴字本义及其发展演变。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辨析
作者:沈金浩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元戏曲  王国维  汤显祖  文学史  古代文学研究  李渔  形成原因  观点  研究领域  北曲 
描述:结文学发展规律的定论,並且一直或明或隐地左右着古代文学研究,区划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而对这一观点的来历,在王国维那里的形成原因以及与实际情况的关系,很少有人讨论,对这一观点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后世更莫有疑焉者,有感于此,本文拟对这一观点作一点考察和辨析。一、观点的历史在讨论这一观点产生的时候,回溯一下这一观点在王国维之前和之后的种种说法,对于我们完整地埋解这一观点,不无好处。
“庆祝徐朔方教授从事教学科研55周年暨明代文学国际研讨会”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文学  徐朔方  教学科研  国际研讨会  古代文学研究  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  教授  《金瓶梅》  汤显祖  古典小说戏曲 
描述:“庆祝徐朔方教授从事教学科研55周年暨明代文学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