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2(4)
2009(2)
2004(1)
2003(1)
1999(1)
1997(1)
1994(2)
1992(1)
1991(1)
按来源分组
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1)
作文世界(高中)(1)
语文学刊(1)
新闻爱好者(1)
行政论坛(1)
文史杂志(1)
内蒙古中医药(1)
江西画报(1)
学生天地(初中)(1)
社区(1)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作者:余显斌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人笔记  古代文人  王安石  小动物  故事  记载  风雅 
描述:这是宋人笔记中记载的一个故事:王安石不修边幅,所以,身上卫生就不太好,衣缝中就寄养了些小动物,跳蚤啊虱子啊什么的。好在,这是古代文人的风雅之事。也无人大惊小怪。否则。就不会有个成语叫“扪虱而谈”了。
为一只虱子求情
作者:余显斌  来源:学生天地(初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人笔记  古代文人  王安石  小动物  故事  记载  风雅 
描述:之事。
隐秘在岁月中的道教名山军峰山
作者:李海燕 许小轩 迟鲁江 邓梅龙 李毛仔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峰山  道教  南丰  名山大川  神话故事  山间  炼丹  诗词韵文  古代文人  三仙 
描述:登军峰山,看奇峰怪石云海缠绵,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以往看过的古代文人状写军峰山的诗词韵文情不自禁又在脑海中出现。古木苍苔翠,绝顶鸟倦过,心绪随山间青霭荡漾,一脚滑入玄之玄的妙想……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作者:览古  来源:内蒙古中医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古代文人  《苏沈良方》  养生保健  大文学  《梦溪笔谈》  张仲景  生长环境  医博士  事类赋 
描述: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广事类赋》记载着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一句名言,他说:“吾不能为良相,必为良医,以医可以救人也。”在古代文人中这句话是符合社会实际的,因为当时文人的出路是科举,一旦榜落孙山则狗屎不如。所以从幼小读书开始,必读与《易》相关的一门医药课程。...
漫谈古典文学中的梦意象
作者:司马周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  《红楼梦》  《诗经》  梦意象  中国古代文学  《楚辞》  中国文学史  古代文人  汤显祖  梦幻文学 
描述:梦,这一难以捉摸的斯芬克斯之谜,古代文人对它情有独钟,将它作为抒发自我情愫与内感的道具。在文人笔下,梦不仅是纯粹的生理学专有名词,已经演绎成为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特殊的情感表达术语,成为文人心灵与潜意识折射的产物。梦的景象,梦的意识,梦的境界,梦的气氛...
关于我国古代文人为官的几个问题
作者:胡新中 朱永良  来源:行政论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人  政治理想  杰出文人  柳宗元  王安石变法  儒家学说  科举制  刘禹锡  行政管理  儒家文化 
描述:治伦理特点、文人改革的基本模式及为官对其命运
修改一字境界出
作者:舒义顺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瓜州  泊船  王安石  南宋文学  古代文人  北宋文学  境界  修改  绝句  春风 
描述:。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王安石真是做到了一字千改始心安,“语不
中国古代咏竹诗词漫谈
作者:王友胜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郑板桥  中国文人  古代文人  王安石  中国传统美学  知识分子传统  文化人格  文化内涵  审美意象 
描述:中国古代咏竹诗词漫谈
古代文人读书方法
作者:谷中  来源:作文世界(高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方法  古代文人  不求甚解  陶渊明  我国古代  读书法  启迪  郑板桥  文学家  王安石 
描述:我国古代文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书方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迪。1、晋陶渊明的读书方法是“不求甚解”。他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谓“不求甚解”,并非浅尝辄止,而
唐宋文人笔下之“最”拾趣
作者:刘建思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  李清照  辛弃疾  白居易  西风  黄花  琵琶  晏几道  古代文人  柳永 
描述: 最苗条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