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经典”改编应是经典再生
-
作者:曾祥书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红色经典 霓虹灯 现实意义 原著 政治意义 电视剧 人文精神 教育意义 英雄人物 电影化
-
描述:“红色经典”改编应是经典再生
-
论臧晋叔对《牡丹亭》的改编
-
作者:邓瑞琼 吴敢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寻梦 杜丽娘 原著 游园 改编本 玉茗堂四梦 曲词 冯梦龙
-
描述:法为汤显祖原作谱曲之后,舞出上演出的本子,也是所有增删的。因此,研究《牡丹亭》的改编本,对全面认识汤显祖及其戏曲是有重要意义的。
-
《邯郸梦记》改编的题内题外之争
-
作者:黄文锡 来源:剧本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意识 汤显祖 改编者 舞台演出 戏剧家 传统戏曲 原著 现代手法 杜丽娘 观众
-
描述:一去岁末,江西省赣剧团赴京参加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370周年纪念活动,演出由陶学辉改编的《邯郸梦记》(剧本见本刊1986年10期),反响不一,褒贬各异。褒之者说它填补了汤氏名著在戏曲舞台演出上的空白,无论内容或形式都体现出一种现代意识和创造精神;贬之者则惊呼汤氏名著被改窜到“佛头着
-
千古绝唱清新隽永
-
作者:秦忠 来源:当代电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电视剧 清新隽永 《牡丹亭》 昆剧 杜丽娘 汤显祖 柳梦梅 明代中叶 程朱理学 原著
-
描述:古典名著改编电视剧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古典名剧改编为戏曲电视剧,也该是眼下有益有趣的话题。众所周知,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千古绝唱。《牡丹亭》在当时上演时,曾使某优伶屡因剧中的悲恸而亡去,曾使被当今称之为观众的淑女少妇因极为仰慕汤
-
新版赣剧《牡丹亭》的探索意义
-
作者:郭汉城 王安奎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戏剧 新版 江西 探索 专家学者 原著 古典 改编
-
描述:校文化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这种传统与时代结合、戏剧与高校联姻的尝试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版赣剧《牡丹亭》,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这种探索,本期特编发部分出席研讨会专家的笔谈,以飨读者。
-
应是富于个性的艺术再创造:兼评上影改编的几部影片
-
作者:边善基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艺术再创造 电影 工作关系 影片 电影改编 改编者 电影艺术 原著 观众
-
描述: 或许是我的过虑吧,我总觉得不是每部小说都适宜改编电影的。因工作关系,我就经常听到有些与电影结缘的小说作者叹苦经,
-
《苏洵评传》补正
-
作者:高克勤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传 王安石 宋代文学 曾枣庄 四川人民 苏洵 大学教授 原著 欧阳修 出版社
-
描述:不避续貂之嫌,谨依原著体例补正于次,以就正于曾先生及方家同好。
-
经典,不应是圈套——观实验版《原野》有感
-
作者:张之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原野》 曹禺 话剧《生死场》 导演 焦家 招数 观众 叙述逻辑 原著 萧红
-
描述:新鲜招数和支离破碎的叙述逻辑吗? 步入《原野》的剧场,丝毫无法让我这个学话剧的人找到一点焦家的阴森感觉。茂密的草坪和零星的茅草似乎有了一点原野
-
趣谈编剧“怪癖”
-
作者:鲁荷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楼板 牡丹亭 创作人员 节拍 佳作 原著 小曲 脱稿 编者
-
描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段出自名剧《牡丹亭》中脍炙人口的名曲,据说是原著汤显祖创作此剧时,一边写一边脚踏楼板,击着节拍而写成的佳作,待至全剧脱稿后,他发现楼板,原来已被踏穿了一个窟窿
-
浅析《妇人大全良方》与《校注妇人良方》之异同
-
作者:王咪咪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妇人大全良方 妇产科疾病 校注 学术思想 陈自明 薛己 医案 异同 图书馆 原著
-
描述:宋·陈自明所著的《妇人大全良方》(简称《妇人良方》)和明·薛己所著的《校注妇人良方》均为古代妇产科名著。后世读者若不细析二书之异同,单从书名臆断,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