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灵枢·骨度》新校勘三则
作者:李锄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勘学  灵枢·骨度  中医古籍  刘衡如  横骨  原文  灵枢经  张介宾  编写体例  出版部门 
描述:作日趋重视,整理者均列“校勘”为编写体例之首项,出版部门更有校勘专著——《灵枢经(校勘本)》之印行。不过,正如刘衡如在该书《校者的话》中所云“《灵枢》一书的校勘,前人做
如何理解温总理的妙言大义?
作者:嘉木  来源:时事(时事报告)(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总理  解放思想  王安石  不断创新  郑思肖  理解  原文  改革创新  不足  是非 
描述: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
釋“執駒”
作者:楊向奎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氏春秋  考释  淮南子  解释  交配  信念  考古学  放牧  周礼  原文 
描述:到;但語焉不詳。今按:除周禮及大戴禮外,禮記月令、呂氏春秋十二紀及淮南子時则訓中,更有較詳的記載。這是分作兩個階段的事情,首先在季春之月
论语《八佾篇》
作者:暂无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释义  季氏  原文  子曰  卿大夫  周礼  诸侯  君子  论语 
描述: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释义】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
标点本《宋史》订误
作者:王蓉貴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御史  宋史  文化研究  给事中  宋代  中垂  王安石  原文  嘉定  吏部 
描述: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标点本《宋史》。该本既吸取了前人的校勘成果,又参验众书,详加比勘,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但由于原书错误实在太多,校勘时难免遗漏,加之标点、分段也会产生新的错误,所以近二十年来,不断有学者进行订补。笔者查阅该书,亦时有所见,随笔记録,积累渐多,汇成此篇,以供读
二儒发冢
作者:汪啸波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儒  诗经  无伤  庄子  译文  布施  原文  外物  周礼  东方 
描述:原文: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揠其髯,而以金锥控其含颔,徐别其颊,无伤
勘误
作者:暂无 来源:月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篡改  栏目  刘歆  周礼  正文  勘误  原文  窜改  读者 
描述:本刊2013年第5期"咬文嚼字"栏目中,正文第二段"例如:《左传》和《周礼》的原文据说被刘歆篡改过"一句,"篡改"一词有误,应为"窜改"。特此更正。在此向广大读者表示诚挚歉意。
檃括体词浅论:以宋人的创作为中心
作者:彭國忠  来源:词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人  宋代  原文  体词  作品  王安石  心理  创作  米友仁  赤壁 
描述:宋代开始进行规模创作的,后人讨论较多的也是宋人的檃括体词。而全部立论,亦以词作者的自序或题目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