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
按年份分组
2012(3)
2010(1)
2006(2)
2004(1)
2003(1)
1999(1)
1997(2)
1996(1)
1989(1)
1985(1)
按来源分组
平顶山师专学报(1)
博览群书(1)
历史教学(1)
江西教育(1)
戏剧文学(1)
古典文学知识(1)
戏文(1)
科技文萃(1)
青春岁月(学术版)(1)
中学生语数外:初中版(1)
两首“题乌江”,意境各不同
作者:孙彦君  来源:中学生语数外: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江自刎  意境  历史事件  王安石 
描述:唐代的杜牧和宋代的王安石对项羽的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都以诗的形式发表议论。先看诗:
两首“题乌江”意境各不同
作者:孙书红  来源:青春岁月(学术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江自刎  意境  历史事件  王安石 
描述:唐代的杜牧和宋代的王安石对项羽的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都以诗的形式发表了议论。先看诗
谁应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者?
作者:肖甡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大革命  责任者  历史事件  领导责任  中国共产党 
描述: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使跻身于新民主革命时间不长的中国共产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创伤。陈独秀作为党的第一任最高领导人,不管其所奉行的路线政策是自觉主动的还是被迫违心的,都逃脱不了应承担的领导责任,他因此
汤显祖弃官的直接原因
作者:吴达荣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明朝  生平事迹  历史事件  文学家 
描述:汤显祖弃官的直接原因
第三讲 怀古咏史词(上)
作者:王兆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历史人物  苏轼  历史事件  金陵  怀古词  赤壁怀古  怀古咏史  咏史诗 
描述:一种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借古讽今”,或者是讽刺现实,隐喻现实政治,或者是借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人生的失意。表面上写的是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实际上是要表达对现实的某一种态度,作者不过是用一种曲折
审视中国士人人生立命的文本——谈郭启宏的历史剧
作者:汪健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剧  中国士人  剧作家  中国知识分子  人生价值  历史事件  李白  司马迁  王安石  中国知识界 
描述:酸辛和苦难。又由于他多思的禀赋,惯常于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滋味奇异的然而又是必然的士人命运,在历史的沉思中,不断契合着自己的生活发
浅谈小学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
作者:陈国明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历史教学  能力培养  历史事件  王安石变法  行比  历史现象  评价历史人物  培养学生  语言组织  岳飞 
描述:小学历史教学除了传授基础历史知识以外,还必须充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自己能主动地发现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去获取新知识。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
怎样指导学生解释历史名词
作者:沈贵旺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事件  类名词  王安石变法  解释  培养学生  中学历史课本  历史发展  分析能力  指导  历史背景 
描述:注意事件的特点。任何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历史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性质和意义。因此,解释这类名词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要素。同时要指导学生区分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共同点和特殊点,从而揭示出
是什么毁了大宋帝国?——《月沉西子湖——大宋帝国的衰亡》评介
作者:佘江涛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帝国  作者  改革派  历史意识  王安石  中国历史  保守派  病因  历史事件  旁观者 
描述:从一开始就弥漫着衰败的气息,让人感到压抑和失
“纵横联系法”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范亚丽  来源:平顶山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事件  纵横联系  历史发展  培养学生  工业革命  因果关系  台湾问题  王安石变法  土地政策 
描述:“纵横联系法”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