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2(2)
2003(1)
2002(2)
1998(1)
1997(1)
1992(1)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1)
南国红豆(1)
戏剧艺术(1)
天涯(1)
艺海(1)
上海艺术家(1)
剧影月报(1)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1)
文教资料(1)
相关搜索词
论《牡丹亭》集唐诗对传奇剧剧情的推动
作者:任冬青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集句诗  传奇剧  剧情 
描述:论抒情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写真》集唐诗是刻画人物的传神之笔。上场诗主要用来介绍人物,剧中诗往往能表现人物内心。我们可以把集唐诗的作用总结为概括和预示作用。才子佳人传奇集唐诗,较成功的有《玉合记》、《长生殿》和《紫钗记》,它们的集唐诗与《牡丹亭》集唐诗同中有异。
《倩女离魂》与《牡丹亭》对比分析
作者:刘春华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情  剧情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戏剧模式  戏剧模式  内容详略  内容详略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描述:中心句:《倩女离魂》与《牡丹亭》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有很多共同或者相似之处,在戏剧模式及情节内容详略特别是语言运用上有不同。
一宵温存卖油郎 感动柔情花魁女:演昆剧《受吐》之秦钟有感
作者:陆雪刚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柳梦梅  老师  角色  苏州  爱情  风流  行当  剧情 
描述:气的才子,而秦钟这个
从关汉卿到李笠翁
作者:蔡平 俞慎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笠翁  关汉卿  王实甫  宾白  汤显祖  曲话  词曲  典型意义  剧情  观众 
描述:从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到李笠翁,这几位戏剧大师的共性大约有这样几方面: 一、他们的剧作都具有历史的典型意义——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当时当地的绝响,是一出悲剧式的血泪控诉。在第三折那听了令人心碎的惊天动地的控诉,谁不振聋发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叫天!”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笔下的“梦幻”
作者:姚跃龙  来源:艺海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汤显祖  莎士比亚  东西  人物内心  戏剧  鬼魂  舞台形象  剧情  艺术 
描述:戏剧是一种以创造完整的舞台形象为目的的综合性艺术。它受到舞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尊重这种限制的同时,打破这种限制掌握舞台时空辩证规律,便是剧作家们进行创作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处在地球东西两端,而又生在同一时代的两位文化巨匠莎士比亚(1564—
中为洋用《牡丹亭》
作者:丁丽英  来源:天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演员  观众  昆剧  幕布  水池  汤显祖  柳梦梅  舞台  剧情 
描述:引入瞩目。它还原了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完整的五十五出戏,加上现代的舞台经验和戏曲创新,
《牡丹亭》曲意探微
作者:谭坤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剧评论  汤显祖  曲意  爱情故事  杜丽娘形象  剧情  抒情 
描述:不到实现的痛苦心情。
原来粤剧可以如此精彩——观《梦惊邯郸》有感
作者:罗丽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  粤剧  梦惊  汤显祖  精彩  明代戏剧  朝廷官员  官场  梦境  剧情 
描述:的崔家,与崔氏喜结姻缘。崔氏许以重金,教他以钱买通各朝廷官员,
《游园·惊梦》的意境
作者:艾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  民间艺人  昆曲  爱情  主题  杜丽娘  剧中人  剧情  寻梦 
描述:尽皆杰作,而其作者不知名氏的达十一种之多(即使来自民间艺人,免不了文人学士的润色,未必纯属下里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