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
-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不同意见 王安石 司马光 制科 入仕
-
描述:苏轼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
-
宋科举科目考(上)
-
作者:赵民乐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贤良方正 制科 书判 科举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文献通考 常科 学士院 制举
-
描述:宋科举科目考(上)赵民乐科举制的科目,唐代有一百多科,到明清基本集中于进士一科。变化非常之大。这种变化主要集中于宋代。可惜的是,元人修《宋史》在《宋史·选举志》六卷中有二:卷为“科目”,却颠倒混淆,详略不当,对各科目及其演变因革,语焉不详。兹按科目的...
-
百杯酒成百篇诗──北宋诗人张伯玉
-
作者:祝尚书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北宋 读书人 诸子百家 严子陵 贤良方正 蓬莱 曾巩 平州 制科
-
描述:百杯酒成百篇诗──北宋诗人张伯玉
-
读研究苏轼文论随想四则
-
作者:师飚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改革思想 相似之处 改革主张 富国强兵 兵民合一 宋仁宗 制科 革新
-
描述:之而不能抗”,将不专兵,军纪松驰,兵士骄惰,已成积习。对此,苏轼提出改革的办法是“定军制”“倡勇敢”,
-
论苏轼散文的成就
-
作者:孙兰廷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 苏轼 宋代散文 制科 成就 王安石 教民 文字 韩愈
-
描述:苏轼散文代表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在苏氏父子中,他的散文也是佼佼者。南宋时代李者卿评文时说:“韩如海,挪如泉,欧如澜,苏如潮”,(加重点,为笔者所加,下同。)明代杨慎(升庵)认为“此评极当。”(见《升庵诗话》)。关于他和韩愈
-
制科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
作者:肖宁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科 贤良方正 制举 察举制 科举制 王安石变法 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 公平竞争 《续资治通鉴长编》
-
描述:制科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
解读苏轼的两次制科考试
-
作者:周云容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制科 考试 宋仁宗 宋代 进士科 翰林学士 欧阳修 王安石 选拔
-
描述:参加制科考试,而且均入三等,这在宋代是极为特殊的。透过苏轼两次参加制科考试的特殊经历,我们将对宋代的制科考试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