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01(1)
1994(1)
1991(1)
按来源分组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1)
语文知识(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西安金融(1)
相关搜索词
“太和五铢”与魏碑上的“碑别字
作者:刘绍明  来源:西安金融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碑  南阳市  别字  太和  刘绍明  博物馆  河南省  卧龙 
描述:“太和五铢”与魏碑上的“碑别字
略談漢字的表意性
作者:楚永安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意文字  表意性  代表  表音文字  王安石  别字  作用  字形  心境  分析法 
描述:漢字的性質,就是要找出它的特點與個性,而這種特點與個性是同其他文字相比較而存在的。如果說漢字也是一種表音
谈谈古人的别号
作者:黄炳坤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号  文人学士  封建时代  王安石  居士  辛弃疾  别字  李白  成年  陆游 
描述:古人除了有名与字之外,还常有别号,也可以叫别字。别号开始时大约是自取的,后来也有别人给加上的。封建时代的文人学士,多有自取别号的。号与字不尽相同,字是成年时由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
“礼仪之邦”应是“礼义之邦”
作者:英海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义  道德规范  我国古代  礼仪小姐  社会规范  仪式  别字  报刊  礼节  字样 
描述:在报刊上经常看到中国是"礼仪之邦"这样的字样。其实,"礼仪之邦"应为"礼义之邦"。"礼仪之邦"的"仪"是别字,应改为"义"字。"礼仪"是指行礼的仪式,如"礼仪小姐"就是负责礼节和仪式的小姐。而"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