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3
(1)
2012
(1)
1999
(1)
按来源分组
宁夏教育
(1)
文理导航
(1)
山东教育
(1)
相关搜索词
培养学生
外在条件
培养
首页
>
根据【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作者:
曹中原
来源:
山东教育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
一届三中全会
王安石变法
抗日战争
教师提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动机
描述:
创造思维的本质特征是突破,也即是创新和开拓。其表现为思路开阔,不囿于别人的见解和自己原有知识的局限,能迅速发现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新联系,富于想象和长于类比。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依笔者浅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授之以趣,激发学...
春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创设问题情境,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
作者:
张东华
来源:
文理导航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能力
潜移默化
学生
亚里士多德
外在条件
积极思维
王安石
描述:
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扁动人的思维的重要外在条件。人有问题才会引起思考,才会进一步探索新问题。问题是人的思维动力和起点,因而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设计疑难问题,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寻找问题的答案。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王安石也说过:“人的学习不可能‘元问而得’,‘尤思而得’。”
问题情境的运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
徐兰凤
来源:
宁夏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学习
最近发展区
认识水平
课堂教学
关注学生
培养
情感体验
王安石变法
学生创造性思维
描述:
创设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所设定的能使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引起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环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体现出来,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