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翁文灏\林斤澜沉默是金
作者:散木  来源:晚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梅  从维熙  刘绍棠  翁文灏  右派  作家  毛泽东  国民党军  卫立煌  北京市 
描述:,由此躲过一劫。 甚至,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然他们也就因为“沉默是金”而无恙了。 据程绍国的《林斤澜说》(其中有一节《天可怜见——林斤澜与“右派”擦肩而过》),作家林斤澜也早已在“名册”之中,当时和他同辈且稔熟的作家中已“有数不清的右派”,如汪曾祺、邓友梅、刘绍棠、从维熙、邵燕祥、唐达成、王蒙、叶至诚、高晓声、陆文夫等等,然而林斤澜居然“唯独‘漏网’”,何以之故?原来,当时北京“文联”秘书长要把林斤澜打成“右派”,可惜一番折腾,仍让林斤澜逃脱了,因为“专案”的结论竟是此人“没有材料”。
精心预设 注重生成
作者:何淑艳  来源:新课程(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态生成  启蒙老师  文学创作  教师形象  课堂  教学过程  故事  引人入胜  讲读课文  刘绍棠 
描述:回味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在课堂上,问题
紧锣密鼓≠紧张
作者:刘冬青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语  紧张  使用频率  气氛  刘绍棠  舆论  戏曲  节奏  语素义  比喻 
描述:"紧锣密鼓"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成语,其意义为:"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也指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刘绍棠在《狼烟》中写道:"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又如
刘绍棠的巧比妙喻
作者:康家珑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女学生  有所为有所不为  共产党  照片  作家  真实  条子  文学创作  党性原则 
描述:,就是存在着的;存在着的,就应当给以表现,就可以写。"念完以后,刘绍棠问
书房取名之乐
作者:胡忠伟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房  贾平凹  刘绍棠  陈忠实  修身养性  小屋  墨色  孙犁  名人  白鹿 
描述:孙犁给自己的书房取名"芸斋",刘绍棠管自己的书房叫"蝈笼斋",贾平凹的书房叫"静虚村",而陈忠实的书房则名之曰"白鹿园"……依了名人的做法,书房应该取一个高雅的名称。一来启迪自己,修身养性;二来增添一点儿书香墨色。如此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一幅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画:《蒲柳人家》
作者:李辉  来源: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气息  古典小说  风俗画  刘绍棠  一丈青  地方特色  传奇色彩  作家  眼珠子  水浒传 
描述:写在前面:他,是奶奶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他,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兜肚、长命锁;他,机灵顽皮,充满稚气,聪慧灵秀,伶俐可爱。他,如果走进我们今天的生活,也许已过古稀之年。今天,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刘绍棠一起去认识《蒲柳人家》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何满子,一起去欣赏一幅散发着
京郊运河畔 古镇樱桃红
作者:史攸旭  来源:中国石油企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樱桃园  京杭大运河  大樱桃  樱桃树  心情  刘绍棠  樱桃红  自然  镇长  海洋 
描述: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
细节
作者:陈芳烈  来源:科技与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辑修养  细节  作品  作者  编辑出版  电视剧  刘绍棠  退稿  出版社  出版单位 
描述:在我们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总还是有那么几部印象深刻的,以致若干年后想起它们,还有几分感动。而细细品味这些作品,打动人的不一定是其题材之重大,场面之恢宏,或包装之华丽,而恰恰是一些在不经意间拨动观众心弦的细节。
刘绍棠文集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中国共产党  中国作家  乡土文学  名人录  地方特色  突出贡献  长篇小说  人大常委会  短篇小说 
描述:共产党名人录》。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现已出版5卷)。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全国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多种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刘绍棠抗日小说《狼烟》试解
作者:辛中正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菖蒲  小说  试解  国民党  日军  颐和园  学校  抗战时期  学生 
描述:《狼烟》是刘绍棠的一本以学校、学生参加抗战为题材的小说。小说以他所熟悉的廊坊萍水县城里各种各样的人面对日军到来之前的心态形成的阵营为正反角色,就像刘绍棠所熟知的颐和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样,给读者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内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