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公垂范与王安石情结
-
作者:方既明 来源: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包公 池州 《续资治通鉴长编》 文物保护单位 徽州 兴利除害 借景抒情 《宋史》 刘禹锡
-
描述:传。
-
佛教名山--九华山
-
作者:大文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华山佛教 佛教文化 王安石 安徽南部 中国佛教 刘禹锡 九子山 青阳县 江南丘陵 佛寺
-
描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千古绝句。刘禹锡的《九华山歌》第一句就是“奇峰一见惊魂魄”。王安石的“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则更写出九华山的雄奇。九华山旧名九子山,李白以山的九峰似九朵莲花,故改其名为
-
文章戒长
-
作者:关玉生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观止》 《送董邵南序》 孟尝君 王安石 刘禹锡 捭阖纵横 博士买驴 学术价值 乾隆皇帝 新题
-
描述:生厌。 文章长才能显示其价值吗?否。刘禹锡的《陋室
-
妙笔点化 铸成新唱
-
作者:马双有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登泰山 王安石 模仿 刘禹锡 流传 李白 杜甫 孔子 毛泽东
-
描述:高大之意,
-
法家诗歌选注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地主阶级 王安石 秦始皇 法家人物 变法 注释 屈原 刘禹锡 奴隶主贵族 柳宗元
-
描述:屈原(一首)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而弗治。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徵其然否。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
刘郎不敢题“糕”字
-
作者:温朝公 来源:朔方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禹锡 用字 六经 周礼 掌教 清明 白居易 子京 重阳节 口语
-
描述:唐朝名诗人刘禹锡,用字非常严谨。据说不是六经上用过的字,他都不肯用。如咏清明诗句“马上逢寒食。春来不见饧。”似乎采自民间口语,并非出自经典,但据后人攷证,《周礼》:“小师掌教箫”之下,有一条小注云
-
需要一本《引用语词典》
-
作者:吕叔湘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用语 成语词典 二十年 刘禹锡 名句 报刊文章 归来 晏殊 出处 索引
-
描述:约莫二十年以前,有一天报上有一篇文章引用了晏殊的两句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那天到一个地方去有事,就先后被三位同志拦住问是谁的诗句。在这之前或之后,另一篇文章引用了刘禹锡的诗句
-
叙述的类型与展开方式
-
作者:彭建明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展开方式 正叙 杜甫 李邕 雷峰塔 李绂 事态 刘禹锡 叙事 曹操
-
描述:叙述是指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概况的记载、述说。这种表达方式在文章中运用最广泛,下面我们研究一下它的类型和展开方式。
-
【迁移训练】(六)
-
作者:余中云 来源:语文世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迁移训练 欧阳修 柳宗元 中书省 “见”字 王安石 “以”字 刘禹锡 铭志 立言者
-
描述:【迁移训练】(六)
-
《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王安石词注补订
-
作者:吴宗海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词 全宋词 集句词 李商隐 《登金陵凤凰台》 《苕溪渔隐丛话》 刘禹锡 《南乡子》 《菩萨蛮》 辽宁人民出版社
-
描述:《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王安石词注补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