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60)
学位论文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7)
地方文献
(5)
按年份分组
2013
(4)
2012
(1)
2010
(1)
2008
(2)
2005
(4)
1999
(4)
1997
(4)
1996
(3)
1995
(1)
1994
(4)
按来源分组
文献
(2)
其它
(2)
文化艺术研究
(2)
江汉论坛
(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语文学刊
(1)
戏剧、戏曲研究
(1)
安徽文学(下半月)
(1)
中国戏剧
(1)
草原税务
(1)
相关搜索词
冯梦龙
汤显祖
改编本
戏曲演员
导演工作
矛盾心态
牡丹亭
爱情作品
王骥德
王安石
秦观
玉茗堂四梦
王思任
别号
后花园
失误
古典小说
历史人物
基本核
吴江派
卓越贡献
唯心主义
姓名
创作论
历史剧
合理性
古籍出版
夹叙夹议
图书馆
命名者
首页
>
根据【关键词:冯梦龙】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臧懋循与
冯梦龙
:音乐基础上的改本
作者:
史恺娣
殷小鉴
来源:
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臧懋循
冯梦龙
描述:
本文从作品结构、语言、韵律、意象及人物等方面入手对汤显祖的《牡丹亭》、臧懋循的《牡丹亭》改本(《还魂记》)以及
冯梦龙
的《风流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后两部改本都力图对原版剧本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正统
论
冯梦龙
改本《风流梦》
作者:
李红玉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风流梦》
《牡丹亭》
冯梦龙
主题思想
文学性
改编本
描述:
《牡丹亭》曾在晚明引起“家传户诵”的轰动效应。其美妙的语言、奇幻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而韵律不协的缺陷又令人深感遗憾。为使它能完美地呈现于舞台,一些曲家纷纷举笔,对之进行窜正改写。
冯梦龙
便是其中之一
精心塑造的“乔小青”:昆剧新秀胡娉的艺术之路
作者:
薛年勤
来源:
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昆剧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杜丽娘
浙江省
文化部
表演艺术
冯梦龙
戏曲演员
女性形象
描述:
剧作品《乔小青》首次亮相就获得了优秀剧目奖(金奖),其主演——浙江昆剧团第五代的昆曲新秀、万字辈的昆剧优秀兰花胡娉,获得了优秀表演奖(金奖)。该剧根据明
古代曲论中的导演论
作者:
俞为民
来源:
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曲论
冯梦龙
李渔
《牡丹亭》
舞台效果
导演工作
演员
舞台演出
《闲情偶寄》
旧剧
描述:
古代曲论中的导演论俞为民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家创作出了文学剧本,还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将文字转化为具体感人的舞台形像,去感动观众,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而导演是把文学剧本转化为舞台形像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促使文学剧本向舞台形象转化的一种必...
《聊斋志异》与明清之“情”文学
作者:
石亚川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牡丹亭》
蒲松龄
杜丽娘
《聊斋》
“情”
《红楼梦》
《长生殿》
《香玉》
冯梦龙
描述:
《聊斋志异》与明清之“情”文学"世间只有情唯画,谁似先生写状来。"冯镇峦用这两名话评的是《聊斋志异》的个别作品(卷二《阿宝》,但是通观全书,我们觉得那些写得最好的作品,最能打动人心,给人以很高的审美享受的,就是那些浸透了"情"的小说。以"情"作为小说...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