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08(2)
2007(1)
2006(3)
2005(2)
2003(3)
2002(1)
1999(1)
1997(1)
1996(1)
按来源分组
童话世界(A版)(2)
初中生辅导(1)
语文天地(1)
食品与健康(1)
安全与健康(1)
集邮博览(1)
文化月刊(1)
群言(1)
青苹果(1)
闽江学院学报(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屠苏酒  爆竹  风送  王安石  宋代  注释  字词  风俗  古代  农历 
描述:★字词注释此句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一岁除:一年过去了。除, 过去。屠苏:屠苏酒。古代风俗,农历正月初一,全家老幼都饮屠苏酒,庆贺春节。★全诗连接
诗画世界
作者:吴海燕 吴金玉  来源:阅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阳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世界  屠苏酒  寓意深刻  北宋  瘟疫  桃符  农历 
描述:诗画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中秋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德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古代历法  民族传统节日  习俗  周礼  家人  秋季  农历  赏月  最早 
描述: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
农历八月:中秋、追月与赛马
作者:陈光新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月节  少数民族  农历  锡林郭勒草原  饮食文化  未婚青年  蒙古族牧民  《周礼》  吴刚伐桂  海南岛 
描述:八月的重要节日首推中秋,它又名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后生节、调声节或团圆节,留传在汉和蒙、回、壮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中间,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爆竹声中一岁除
作者:陈仙春  来源: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爆竹  习俗  屠苏酒  春节  桃符  思想感情  农历  太阳  作者简介 
描述:快过春节了,小朋友们一定很高兴吧!你知道吗?过春节的习俗可是古已有之噢,你看,王安石的这首诗,把古人过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息描摹得多么生动!读一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妨把你对春节的感受也写出来吧!
中秋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古代历法  魏晋  周礼  秋季  农历  最早  第二  月亮  传统节日 
描述: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
“元日”到底该作何解
作者:冯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元旦  人教版  教学用书  初一  解释  农历  回顾  宋朝  编辑 
描述:问:人教版六下《回顾·拓展二》中的"日积月累",录载了宋朝王安石的《元日》诗。其中,《教师教学用书》上把"元日"定格为"元旦"。请问编辑老师,"元日"是否能解释为"元旦"?
味浓·情浓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主要活动  相关习俗  传统节日  史籍记载  农历  古代  信仰  周礼  秋季 
描述:动都是围
中秋季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季  传统节日  中秋节  《周礼》  史籍记载  农历  节期  祭月 
描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
第二十九讲 民俗(五)
作者:李霞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农历  习俗  别称  礼制 
描述: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这在《周礼》一书中已有提及。后来文人学者、贵族也私下效仿,对月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流传至民间,渐渐成为了一项传统活动。发展至唐代,因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最终成为固定的节日。到宋时,中秋节已十分盛行。在北宋京师,到了中秋之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更衣焚香拜月,述说心愿祈求月神的保佑。南宋时,人们互相赠送月饼,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会舞草龙、砌宝塔等。到了明清,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了重要的节日之一。烧斗香、树中秋、点宝塔、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将节日点缀得丰富多彩。 关于中秋,还有很多传说,如吴刚伐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无盐拜月等,这些美好的传说流传很广,为节日增添了无限浪漫的色彩。今天,人们仍愿意设宴赏月,合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