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昌发现汤显祖佚文
-
作者:郑水松王耀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县 佚文 屠隆 北宋中期 意外发现 史籍记载 写作时间 诗文集 相关联系
-
描述:《丽水日报》2005年12月06日报道 (记者 郑水松 通讯员 王耀)近日,遂昌县新发现汤显祖佚文《周从中公像赞》。$$该文章收录在《遂昌西郭周氏宗谱》卷首,文章为楷体刻印,县文管会干部罗兆荣在走访调查中意外发现了它。《周从中公像赞》中有“我瞻公仪,公仪可畏。我度公心,秉心维直”的字句,表达了对周从
-
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徐朔方 遂昌 万历 写作时间 戊戌 大学教授 临川 知县
-
描述:对《牡丹亭》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学界有几种说法,不尽一致。今择其主要几家之说,略作介绍。$$浙江大学教授徐朔方作《汤显祖年谱》,依据明末刻朱墨印本《牡丹亭》,汤显祖自题的《牡丹亭·题词》署“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认为《牡丹亭》完成于1598年秋,汤显祖遂昌弃官回临川后。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
-
《泊船瓜洲》到底作于何时
-
作者:官小平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写作时间 教研活动 王安石 六年制 人教版 诗人 思念
-
描述:《泊船瓜洲》(人教版六年制十一册)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这已成共识.但大家对此诗的写作时间,却有不同看法。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校老师为此发生争论:
-
李师师生年小考
-
作者:任崇岳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师师 周邦彦 《宣和遗事》 大晟乐 王国维 晏几道 徽宗 秘书省 大晟府 写作时间
-
描述:李师师生年小考任崇岳宋代名妓李师师因与徽宗皇帝有过一段不解之缘而名噪一时,800多年来一直是骚人墨客的热门话题。从南宋人写的(宣和遗事》、《贵耳集》、《墨庄漫录》、《李师师外传》、《浩然斋雅谈》到今人写的小说、电视剧,不下20种之多。徽宗嫖过李师师,...
-
曹丕《黎阳作》三首写作时间考辨
-
作者:熊清元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时间 曹操 建安 曹丕 邺城 典故 胡应麟 谭元春 南征 黄节
-
描述:曹丕《黎阳作》三首“句格纵横,节奏缜密,殊有人气象”(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一),与他清丽哀婉“有公子气,有文士气”(明·钟惺、谭元春《古诗归》卷七)的多数诗篇相比,别具一格。弄清楚这三首诗的写作时间,对于探讨曹丕的诗歌创作道
-
苏轼《与滕达道书》是“忏悔”书吗
-
作者:曾枣庄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道书 达道 黄州 神宗 政治主张 写作时间 基本精神
-
描述:无成见,他把‘报国’、‘便民’的原则置于派争之上,肯于作自我批判。”(1978年第8期《历史研究》《论苏轼政治思想的发展》)王水照同志说:“元祜元年(1086)他给朋友滕元发(即滕
-
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时间辨
-
作者:张建营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南京市 江宁 写作时间 相位 注家 熙宁 作品 第二次
-
描述: 《泊船瓜洲》一诗写于何时,说法不一大多数注家认为是王安石第一次辞相后赴江宁(今南京市)路经瓜洲时写的.我认为此说不能成立,应是他第二次为相时的作品.熙宁七年(1047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辞去相位时,他并没有当月就至江宁.在
-
文言文教学札记三则
-
作者:蔡丽颜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教师教学用书 唯心主义 人才观 爱莲说 札记 王安石 文言课文 写作时间 初中语文
-
描述:)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第221页“作者简介”条也说是他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而第222页引梁杞林文,则认为作于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
-
也谈《泊船瓜洲》
-
作者:蒋小雯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写作时间 徐州 期刊 学报 作者 师院 作品 第二次
-
描述:《徐州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刊登的《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时间辨》一文,作者提出《泊船瓜洲》一诗应该是王安石第二次为相时的作品,这个观点是对的,但作者把这首诗写作的地点从瓜州移至京口是不对的。《泊船瓜洲》的诗题已明确告诉我们,王安石是在泊船瓜洲之时,遥望一水相隔的京口而赋出
-
王安石《泊船瓜洲》考辨二则
-
作者:朱明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江宁 熙宁 翰林学士 写作时间 泊船 宋神宗 意见 时间问题 绝句
-
描述: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我们只要将三种具体说法略加辨析,此诗写作时间问题就可解决了。第二种意见明显有误。首先辨明其误有三。一是季节错误:诗写的是春天,而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是熙宁七年四月的事,返回江宁是六月十五(见《谢上表》);二是方向不对:以常理揆之,离开江宁问何目还是自然的,正返回江宁途中泊船瓜洲而问何日返江宁是反常的,因为瓜洲仅距江宁八十余公里,说还即还,无须发问;三是心情不对:持这种意见的人中有看出第二点矛盾的,于是解释“还”字,不是还江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