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人·桃符·春联·对联
-
作者:余清逸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桃符 对联 先秦文献 发展过程 郑玄注 东海 周礼 文学样式 宋代
-
描述:畏也;茢,苕帚,所以扫不
-
评《先秦军事制度研究》
-
作者:黄朴民 徐勇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事制度 先秦文献 史学界 甲骨 政治 奴隶制 帛书 《周礼》 简牍 社会
-
描述:于先秦文献的解说各执一
-
《周礼》的礼与刑
-
作者:彭林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荀子 时代特征 先王 先秦文献 思想 社会秩序 统治秩序 郑注 治国安邦
-
描述: 《周礼》大宰掌治、教、礼、政、刑、事六典,佐王治邦国。其中又以教典扰万民、以礼典谐万民、以刑典纠万民,三者相辅相成,交织成重教、隆礼、明刑的治民思想体幂。本文着重分析《周礼》礼与刑的内涵及其本质,以此揭示共治民思想的时代特征。
-
古籍辨伪私议(有关古籍整理研究的若干问题之四)
-
作者:姜亮夫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整理研究 古籍辨伪 真伪 先秦古籍 先秦典籍 古籍整理 先秦文献 颜之推 伪书 王应麟
-
描述:、陈振孙、杨慎、胡应麟等人尤善为之。清人全祖望、阎若璩、万斯大、斯同兄弟、黄宗羲、顾亭林、姚际恒、章学诚、王鸣盛、钱大昕、俞正燮等人都各有著作,直到现代不衰。
-
《周礼》冢宰及周代辅相问题
-
作者:彭林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代 左传 周公 三公 司马迁 铜器铭文 先秦文献 宰相 孔子
-
描述: (一) 在《周礼》一书中,天官冢宰位列六官之首,尊为百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郑注云:“冢宰于百官无所不主”,贾疏引郑目录云:“象天所立之官。冢,大也;宰者,官也。天者,统理万物,天子立冢宰,使掌邦治,亦所以总御众官,使不失职。”其地位与后世之宰相等同。
-
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
-
作者:赵伯雄 来源:文献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文献 逸周书 数词 孔子 周礼 洪范 分类概括 组合 战国秦汉 名词
-
描述: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
-
宏斯“三义” 以兴诗学:读《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
-
作者:普慧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学研究 赋比兴 《毛诗大序》 中国 “六诗” 《周礼》 先秦文献 发展演变
-
描述:、兴如何递变,遂成为千古之谜,此其一;赋、比、兴在“六诗”中的确切含义虽然难有定论,但是,这一组概念在《诗经》阐释的历史发展中,却逐渐成长为中国诗歌(包括词、曲)在创作、阅读、理论批评等各个层面的核心概念。故源头的迷失与其支派的显著地位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反差,此其二;对于来历不明的赋、比、兴,历代学者却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无论从《诗经》学,还是从中国诗学的角度,对这一组概念的研究自汉代以来几乎从未中断过,此其三。上述三点表明,赋、比、兴这一组概念,既是汉代以来两千余年间历代学者“越说越糊涂”(朱自清语)的传统学术难题,又是当代中国诗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要想对已有两千年研究历史的这一古老的学术难题作出新的探讨,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怀荣教授近期出版的《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从全新的的思路切...
-
西北考古发掘的汉代帛书
-
作者:徐清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帛书 考古发掘 汉代 西北 春秋时期 《论语》 《周礼》 先秦文献
-
描述:帛书至迟起源干春秋时期,《论语》、《周礼》、《墨子》等先秦文献中已有“书于竹帛”之类的记载,到了秦汉时期,有关帛书的记录更是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