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焚琴煮鹤篇
作者:刘玉勋 卜云彤  来源:瞭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姥姥  《论语》  《红楼梦》  《孔乙己》  烹调之法  花生仁  蚕豆  艺术作品  儒家经典  王安石 
描述:索县级区域经济的发展之路,并付诸琼山的经济建设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记者就县级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走访了吴亚荣市长。
《周礼》的人口与就业思想“兼谈《周礼》尚法治
作者:李运元  来源:财经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影响  春秋战国  儒家经典  管仲  地理环境  齐国  春秋时期  周礼  王城  手工业 
描述: 《周礼》是一部披着儒家经典外衣、偶杂阴阳迷信之说、而实际崇尚法治的思想史性质的著作。作者和成书时间,众说纷纭,就本书主要思想看,其作者或为受管仲思想影响的齐国法家学者,成书时间或在春秋战国之际。
天命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北宋政治家、文学
作者:玉阁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政治  文学家  天命  足法  人言  祖宗  儒家经典  “荆公新学”  “唐宋八大家” 
描述: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老人”,祖籍江西临川,宋天禧五年(1021年)生于父亲王益兼领的新干县。曾受封为荆国公,故人称王荆公。王安石从小就好学上进,不随流俗,在正直耿介的父亲影响、熏陶下,...
《周礼》对上市商品的管理
作者:孙谷  来源:商业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上市商品  《周礼正义》  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禁物  《周官》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儒家经典  货物种类 
描述:《周礼》对上市商品的管理孙谷《周礼》又称《周官》或《周官经》。它是辑录古代官制的一部儒家经典文献。有谓《周礼》是周公所作,记载的是西周体制。有谓“周”是周遍、周备的意思,《周礼》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官制汇编。 ̄①众说纷歧,褒贬各异。南宋大儒胡宏斥之为沉滥...
王安石《诗义》的法家思想
作者:邱汉生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法家思想  保守派  统治思想  司马光  北宋  儒家经典  宋神宗  统治阶级  董仲舒 
描述::“……请出亡灵来给他
史学和经学
作者:刘家和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史学  儒家经典  《春秋》  孔子  中国经学  《书》  《礼记》  古文学  《周礼》 
描述:史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同很多学科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在中国学术史上还有一门与史学关系甚密的学科,这就是经学。怎样把握史学和经学的关系?这就是本文准备探讨的问题。
“廉”德探源及古代廉吏标准
作者:杨昶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廉”  《周礼》  睡虎地秦墓竹简  廉吏  中国伦理  廉政思想  廉为本  儒家经典  道德修养  中国文化 
描述:“廉”德探源及古代廉吏标准杨昶古代中国是一个标榜“德治”的国家,历朝的统治者都很提倡个人的道德修养,力图以个人道德的风范去感召和教化芸芸众生,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伦理始终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传统的伦理道德具有丰富的内涵和...
论经学之训诂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周礼》  儒家经典  训诂  《周礼正义》  训释  孙诒让  郑玄注  《禹贡》  《尚书正义》 
描述:论经学之训诂崔大华顾炎武在《述古》诗中咏道:“六艺之所传,训诂为之祖”(《顾亭林诗文全集》卷四)。可以说,传统经学最明显的学术特色就是训诂。就训诂的现代的语言学意义上界定来说,“训诂”是“以语言解释语言”。①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学之“训诂”,意义比较宽泛...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思想风貌与理学、文学
作者:马积高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理学家  王安石  中央集权  文字狱  宋代文学  政治制度  朱熹  儒家经典  无关系 
描述:一些问题: (一)宋代理学思想的产生,过去曾有人追溯到唐代的韩愈和李翱,侯外庐主编的《宋
有关周朝乐官的两个问题
作者:陈应时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大司乐  音乐教育  乐官  周朝  中国音乐史  音乐表演  行政机构  儒家经典  礼乐 
描述:有关周朝乐官的两个问题陈应时关于周朝的乐官,在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周礼》中有详细的记录,其中包括诸乐官的官职名、官阶、职责以及每一官职名下的人员数。在以往出版的一些中国音乐史论著和音乐辞书中,亦设有关于周朝乐宫的专门章节或词条,虽然在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