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
按年份分组
2010
(1)
2007
(1)
2003
(1)
2002
(1)
1987
(1)
按来源分组
商业文化·学术版
(1)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江西社会科学
(1)
其它
(1)
相关搜索词
谋篇论
历史观
吕祖谦
修养论
儒家
首页
>
根据【关键词:修养论】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探要
作者:
兰培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涵芬楼文谈》
修养论
修养论
谋篇论
谋篇论
修辞论
修辞论
描述:
本论、余论三部分加以论述。序论简要介绍吴曾祺的生平、涵芬楼、《文谈》的版本及其理论价值,《文谈》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文谈》的目的和意义。本论分三部分加以阐述:一、“主于识见”的修养论。吴氏将“识见”看作作家为文的根本修养,并且依据“识不可强”之特性,具体阐述了积累“识见”的原则和方法。本文分别从宗经以立本、治史以明理、读子以精思、诵骚以通变四个方面,来阐释其修养论的精髓。二、“赖乎意匠”的谋篇论。意匠指作家的谋篇能力。本文依次从立意、辨体、明法三方面,来挖掘吴氏以“立意”为“谋篇”之第一要义,主张依体而行文,重视篇法运用的谋篇理论。三、“恃乎笔力”的修辞论。笔力指作家的修辞能力。本部分旨在探讨吴氏以“达意”为目的,以雅洁、修饰、新变为原则和要求的修辞要旨。...
曾巩思想的理学特质
作者:
范立舟
徐志刚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思想
理学特质
本体论
心理论
修养论
历史观
描述:
曾巩思想的理学特质
吕祖谦的道德性命之学及其兼融朱陆的特点
作者:
肖永明
来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理
心
人性论
修养论
朱熹
陆九渊
描述:
吕祖谦重视对道德性命的探讨。他以"理"与"心"为其最高的本体范畴,力图将"天理"与"人心"融为一体,并在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见解。他的道德性命之学体现出会通、兼融朱陆之学的特点。
陆九渊心理思想研究
作者:
朱永新
燕国材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修养论
心理学研究
道德修养
心理思想
孟子
心理活动
思维活动
心理特性
思想研究
描述:
陆九渊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程朱“理学”盛行之际,陆九洲建立了一个与其抗衡的“心学”体系。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中包括了颇为丰富的
略论陈献章的修养论
作者:
陈引弟
赵桂萍
来源:
商业文化·学术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献章
修养论
静坐
儒家
主静
明代
宋明理学
正统思想
路径
陆九渊
描述:
明代理学家陈献章,他的具有主静特色的儒家修养论对儒家修养论的开辟提出了新的路径。本文主要从心与道的关系、静坐这两方面对其进行了一下简单的论述,最后还提及到了学贵自得。他的思想对后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深入研究。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