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
按年份分组
2003(1)
1994(1)
按来源分组
大学出版(1)
咬文嚼字(1)
相关搜索词
想当然的“使用规则”
作者:金土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使用规则  体字  晏几道  扬州八怪  简化字  习惯用法  考试辅导  北宋词  语言文字法  “几” 
描述: 人名中保留异体字、繁体字,本以为是一种习惯用法,想不到还有“使用规则”。某考试辅导教材中这样写道:“对于人名地名中的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规则不明,便会出现诸如将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扬州八怪之一李(?)、北宋词人晏岁道、汉末哲学家徐斡等写成‘赵孟俯、李鳝、晏几道、徐干’的现象。”
出版物勿用异体字
作者:王英志  来源:大学出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物  体字  大学学报  王英志  现代汉语  古籍整理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  学报编辑部  作者工作单位 
描述:出版物勿用异体字王英志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能写出“回”的多种字体,向孩子们炫耀。通行体“回”的其他几种字体如“”、“”等就是异体字,《辞海》称之为“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但异体字是广大读者阅读中的“拦路虎”。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曾批评延安有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