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05(2)
1997(2)
1996(1)
1995(1)
1994(2)
1993(1)
按来源分组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6)
民主(1)
光明日报(1)
天津日报(1)
青春版《牡丹亭》现代启示录
作者:宁宗一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心灵自由  海峡两岸  启示录  艺术家  中国昆剧  创造性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描述:1956年4月18日《人民日报》以浙昆的《十五贯》为主题,发表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专题社论,从此,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了21世纪,经过白先勇先生精心打造的、由海峡两岸艺术家共同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整整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又在海峡两岸出现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
青春版《牡丹亭》的现代启示录
作者:宁宗一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心灵自由  启示录  海峡两岸  艺术家  中国昆剧  创造性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描述:1956年4月18日,《人民日报》以浙江省昆剧院的《十五贯》为主题发表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专题社论,从此,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整整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经过白先勇先生精心打造、由海峡两岸艺术家共同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又在海峡两岸产生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多么巧合
两种文化的背后
作者:王利器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种文化  颜氏家训  红楼梦  王安石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北京大学  水浒  复连  解释  西藏 
描述:这个问题,是我积年通过体验和感受,逐渐形成的初步观点,爱最录之,以为他日治两种文化之要删。一霍克思译《红楼梦》当年,日寇投降,北京大学复员,我应聘
近代中国人认同西学的思想轨迹
作者:马克锋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学中源说  中西文化  梁启超  思想轨迹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周礼  西方文化  文化认知  墨子  新文化 
描述:从文化认知的角度考察,我认为,近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层次和阶段:还原的方式,即西学中源说;沟通的方式,即中西相合说;比较的方式,即文化差异说。这三种方式交叉递进,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发展过程,代表了近百年来反思中学、认同西学的思想轨迹。所谓还原的方式,就是说中西文化同源
邓广铭先生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作者:张世林  来源:民主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纪念册  王安石  建设社会主义  朗润园  新文化  全盘西化  人民大会堂  联系  周年 
描述:是年届九十高龄的老人了。
周礼文化与儒学传统
作者:李建国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文化  儒学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周礼  典章制度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人类价值观  周代  重新思考  返本开新 
描述:一近年来,世变日亟,社会失序,生态失衡,人类价值观念混乱,东西方文化进入衰退期。文化的核心在价值观。面对文化认同的危机,引发了对传统的重新思考。返本开新,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唯一选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
王安石统一中国的战略设想及其个人行藏
作者:邓广铭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神宗  契丹  战略设想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西夏  北宋王朝  战略决策  王韶  宋太祖 
描述:不久,世宗病逝。960年,后周的禁军首脑赵匡胤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北宋,是为宋太祖。宋太祖即位之后,决定采用先南后北的战略。因为那时割据在淮水以至长江以南的一些政权,所在地区大都物产丰饶,而其军事实力则大都比较薄弱,征服了它们,既可以免掉后顾之忧,更可以充实行师用兵的物资力量。按照宋太祖的战略决策,到南方将割据势力全都平定之后,再向契丹商讨以金帛赎取燕云十
从《考工记》看《汉语大字典》的释义失误
作者:汪少华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汉语大字典  郑玄注  汉语大词典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释义  义项  段玉裁  周礼  说文解字注 
描述:讨。
《宋文鉴》的编刻与时政
作者:王学泰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士大夫  吕祖谦  党人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新党  新旧党争  道学家  密切相关  刊刻 
描述:《宋文鉴》是南宋孝宗赵昚降旨编辑的一部文学总集,但自编迄就受到一些朝臣的批评、攻击,乃至使其不能刊刻。孝宗不得已下旨修订,终未能出版,结果民间抢先刊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