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09(1)
2001(1)
1999(1)
1998(1)
1995(1)
1994(1)
1988(1)
按来源分组
中国社会科学(1)
文学遗产(1)
文史知识(1)
湖湘论坛(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新闻爱好者(1)
论“外王”之学在宋代向“内圣”之学的转化
作者:李静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圣”  外王  封建统治  董仲舒  传统儒学  王安石  自我修养  《公羊春秋》  宋代理学家  天人感应 
描述:“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其目的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内圣”与“外王”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理天下的手段,本来以“仁”和“礼”的思想形式统一在孔子思想中。但是,秦汉以来,在地主阶级上升时期中,儒学中的“外王”一面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发展,使...
从宋明新儒学本体论的思维模式看佛教对儒学的影响
作者:明森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模式  本体论  大乘佛教  新儒学  王阳明  “心”  陆九渊  天地之性  如来藏  传统儒学 
描述:之性”,程朱的“天理”,还是陆九渊的“心”,王阳明的“良知”,都不是传统儒学的作为具体人的现实具体之心性,而在相当程度上已具有本体的性质,与佛教的“佛性”、“心性”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宋明新儒学区别于传统儒学之最根本处,就在于二者思维模式的不同。探讨佛教对儒学的影响,认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儒学的包融精神
作者:王成儒  来源:湖湘论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传统儒学  包融  宋明理学  董仲舒  法家思想  三教合一  《论语》  陆九渊  “隆礼重法” 
描述:儒学的包融精神
理学与元代文学思潮
作者:查洪德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理学  文学思想  根本问题  哲学思想  陆九渊  元代文学思潮  朱熹  传统儒学  宋代理学  官方哲学 
描述:颐,南宋朱熹、胡宏、吕祖谦、张栻、陆九渊等人的发展,取代了传统儒学,成为学术的正宗。其中朱熹被认为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由于对世界的本原这一哲学根本问题认识的分歧,宋代理学分为三派:南宋朱熹
宋词与宋代理学
作者:崔海正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家  《全宋词》  宋明理学  词体  “雅正”  陆九渊  《乐府指迷》  魏了翁  议论说理  传统儒学 
描述:宋词与宋代理学
宋学通论
作者:陈植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义理之学  道学  宋学  理学  心性义理  程朱学派  王安石  传统儒学  张载  朱熹 
描述:朱学派之特指,并用以泛称两宋学术之全部,这是以偏概金。理学,本为佛学义理之学与性理之学的简称。宋人在继承儒家传统文化的形式下,融合佛学,建立起自己的学术体系,用理学自称本朝、本派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