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按年份分组
2007(1)
2003(1)
1994(1)
1982(1)
按来源分组
党员干部之友(1)
理论月刊(1)
人事与人才(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秀才、大铁椎柄铁及其他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秀才  优秀人才  铁椎  王安石  两汉时期  颜师古注  养父母  贾谊  屈原  史记 
描述:》作“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唐颜师古注:“秀,美也。”汉以后秀才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尚沿用此制,不久废除。于是秀才成为唐宋时应举科考儒生的通称。所以“传一乡秀才观之”的“秀才”,是指当时读书人说的,它与明清
晏殊重才不重名
作者:吉泱  来源:人事与人才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社会影响  发现人才  优秀人才  家庭情况  唯才是举  选拔人才  集贤院  实事求是的  诗格 
描述:不循惯例,命随从只念诗,免去其他。他听着听着,发现一首诗格调高雅,写得与众不同,才查问作者是谁。随从告诉他,作者是当地一个任主簿的小官,名叫王洪。
李浩 教授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陕西省  西北大学  优秀人才  唐代文学  常务理事  中国古代文学  复旦大学  高等学校  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 
描述: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科研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李白学会和中国杜甫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社科联常务理事、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曾应邀在韩国庆尚大学讲学一年,多次应邀赴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考察与交流。
十室之邑有俊士
作者:葛泉滋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善任  领导者  优秀人才  事业成败  社会关系总和  毛泽东同志  基本职能  王安石  发展变化  斯大林 
描述:其原因,一是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色彩纷呈,千差万别,真正识别一个人,谈何容易!二是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庸人不可能发现和荐举人才,而发现人才的人本身大半就是人才。可惜这样的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