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2
(1)
2007
(1)
2003
(1)
1995
(1)
按来源分组
戏剧杂志
(1)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闽江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以情抗理
情悔
浪漫主义
首页
>
根据【关键词:以情抗理】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为情而戏:汤显祖与蒋士铨
作者:
上官涛
来源:
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蒋士铨
以情抗理
以情存理
描述:
汤显祖、蒋士铨同为江西籍的戏曲大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为情而戏”。但他们所论之“情”由于所处时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涵。这在他们所塑造的女性人物身上分别表现出“以情抗理”及“以情存理”的不同文学创作主张。
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
陈美玲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
情感本体
以情抗理
情胜于律
描述:
汤显祖的至情论具有丰富且崭新的理论内涵,他将情感推举到本体的地位,认为是万事万物的驱动力,用情对抗现实中的理法,主张情胜于律的戏剧观,不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演员的表演都需要情的参与,对情的极力提倡在晚明社会产生了启蒙的作用。
《长生殿》:一部闹热的《牡丹亭》——《长生殿》与《牡丹亭》
作者:
董雁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长生殿》
《牡丹亭》
《牡丹亭》
以情抗理
以情抗理
导情入理
导情入理
情悔
情悔
描述:
理性省思色彩。就至情表现形式而言,汤显祖采用的是"肯綮于生死之际"的超越现实手法,而洪?以情感忏悔和诗意升华代替汤氏的情欲张扬和个性意识,宗教意味较为浓重。
痴情才子,血性男儿:谈谈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
作者:
孔瑾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柳梦梅形象
张居正
以情抗理
喜剧性
主考官
杜丽娘
浪漫主义
喜剧形象
描述:
痴情才子血性男儿──谈谈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孔瑾汤显祖的传奇剧本《牡丹亭》,有着以情抗理的深刻思想内涵,如诗如画的强烈艺术魅力;感染着一代代的读者与观众,不愧为伟大的浪漫主义杰作。杰作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局限与缺点,(牡丹亭)自然不能例外。比如对...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